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3.1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目光接觸物體所知到的形狀、大小、遠近、長短等感的總合,稱為「視空間」。
〔兒童視動作統整發展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視動作統整發展測驗〕的主要目的在評量二歲至十五歲兒童視動作統整能力的發展程度,係由劉鴻香修訂拜瑞(K.E. Beery)所編的〔視動作統整測驗〕。
  此測驗係由二十四個幾何圖形所組成,並由易而難排列,這些圖形分別印在八張十六開的綠色紙上,並裝訂成冊。每三個圖形印在同一頁紙的上端,下面留同樣大小的空白,以供受試兒童照上面的範圖予以抄繪。其信效度與常模如下:
  1.信度:重測信度,間隔二週,樣本二十九人,為○‧九二;間隔十週,二十人,為○‧八七;庫李信度為○‧九三;三人的評分者信度為○‧九七至○‧九九。
  2.效度:內容效度,與實足年齡相關為○‧...
神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神經末梢受到的刺激傳導至神經中樞的神經,稱為「知神經」。如視神經、聽神經等。
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方式是指一個人獨特的觀看事物的心理作用,包括對事物的認識方式和自己對所見的說明。
  對知方式的研究,出發點各有不同。沃納(H. Werner, 1890~1964)認為幼兒、原始民族和心理病患對事物的看法是一種「混沌未分」的方式,只知到一個朦朧的整體,看不出分立的個別事件或形象,缺少分化作用。吉卜森(E. Gibson, 1910~ )於所著〔知學習與發展原則〕(Principle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1969)中,列舉多數幼兒缺乏分化能力,稱之為「未成熟的知方式」。包斯曼(L.J. Postman)及其...
宇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42~557)字陁羅尼,宇文泰之子。仕西魏封周公,後篡位自立,國號周,史稱北周。在位一年,為從兄宇文護所弒,諡孝閔。
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數心理學家論及知組織時即以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為主。自柯夫卡(K. Koffka, 1886~1914)之〔完形心理學原則〕(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於一九三五年出版後,其主要觀念即開始流傳。柯夫卡否認感作用只含一個意義,而認為知有組合作用。繼而實驗者發現,動物、兒童以至成人都會在整個情境中選出一個目標而反應,並非只針對一個目標而已。
  知組織的原則是,知場地(perceptual field)包括形象(形)(figure)和背景(基)(back ground),即為「形-基原則」和「知組合(p...
神經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樹狀突把感衝動傳送向神經細胞體,而軸突把感衝動傳離神經細胞體。將感衝動由身體的四周,傳入脊髓,更進而送入大腦進行多種感的神經元,稱之感神經元。
本體神經肌促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學名詞。對中風半身麻痹,和腦性麻痹等中樞神經麻痹患者,利用活動誘發本體,促使神經肌肉功能恢復的復健治療法。可有效促進運動麻痹恢復,也對身體缺少柔軟性選手和傷害後增加身體柔軟性者而言效果很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南朝梁.劉孝綽〈栖隱寺碑〉:「自妙法東注,寶化西漸,公卿貴士,賢哲偉人,莫不嚴事招提,歸仰慧,欲使法燈永傳,勝因長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晚悟事理的人。《孟子.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後知,使先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