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8.45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字樂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撰寫《策林》七十五篇,縱論天下大事,對社會政治各項重大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獻給當時宰相議論政事的奏狀,其中寫到:「自玄宗開元以來,宰相聽取人民心聲的德政已經漸漸衰微,很少人能夠做到。從德宗貞元之後,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
推心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史.卷一七○.于列傳》:「贊曰:『……景帝既推心置腹,亦憂國忘家,身繫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如:「假若」、「假如」。《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假令韓信學道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錢益〈天啟元年浙江鄉試程錄.第五問〉:「夫庸醫之診病也,一言而中,則病者改容而聽之。何也?以為庸醫不足信,而諱疾忌醫者,其病必不可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自滿、不驕傲。如:「虛心」、「虛懷若谷」。《晉書.卷五八.列傳.周訪》:「性虛,未嘗論功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退。《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莊子.達生》:「田子無讓,寡人願聞之。」唐.成玄英.疏:「讓,猶也。」
文質彬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恭有禮反義:放蕩不羈,俗不可耐辨似: 彬,音ㄅ|ㄣ。彬彬,各種不同事物配合適當的樣子。不可寫作「杉」。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錢益〈復天然昱和尚書〉:「《金剛眼》《西樵錄》諸書錯列經笥,如奉圓音提唱。《林間錄》畫龍點睛,便欲飛去。」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宋國有個農夫,不知世間有溫室暖裘,想將曝日取暖的方法進獻國君,以得重賞。典出《列子.楊朱》。後比喻平凡人所貢獻的平凡事物。亦用為人對所獻東西或意見的自之詞。如:「我提出一點淺見,只是野人獻曝,權供大家參考罷了。」也作「野人獻日」。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為「沈詩任筆」。他在上任大司馬記室時,寫了一篇〈到大司馬記室牋〉,來感謝朝廷的提拔。文中任昉極為自,形容自己只是像魚眼睛那樣毫無價值的人,卻被當作美玉一般來使用。唐人李善在注解時,引用了《韓詩外傳》為證,說明古人認為白色骨頭外觀看起來像象牙,魚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後來「魚目混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假亂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