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因為所用來輔佐天子的,是相承的傳統與制度,然而秦朝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所崇尚的是詭詐和刑罰,毫不注重虛和禮讓。假使像趙高那樣,教導胡亥的全是一些嚴刑酷法,那麼所學到的不是砍頭、割鼻子,就是誅殺三族的事情。所以胡亥今天才繼位,明天就射殺人。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輕視人命,任意加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分、過甚。通「太」。[例]忒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呂祖《東萊博議.卷二.衛禮至為銘》:「衛禮至行險徼幸,戕人而滅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於銘,以章示後。」
道貌岸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龔煒《巢林筆談.卷六.謁敬亭先生》:「先生道貌岸然,接對和,予拜呈考妣行實,陳求誌之意,先生遜謝而後許。」
不屈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明.趙撝《趙考古文集.卷二.造化經綸說.直》:「志義不屈不撓,詞色不佞不諛。」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前傲慢無禮,後又卑恭敬。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參見「前倨後卑」條。《西遊記》第五一回:「不是甚前倨後恭,老孫於今是沒棒弄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著稱。《隋書.卷七七.隱逸傳.李士傳》:「髫齓喪父,事母以孝聞。」唐.李白〈贈孟浩然〉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起、鼓出。如:「努嘴」、「努著眼睛」。唐.彥〈采桑女〉詩:「春風吹蠶細如蟻,桑芽纔纔努青鴉嘴。」《紅樓夢》第六七回:「旁邊紫鵑將嘴向床後桌上一努,寶玉會意,往那裡一瞧。」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錢益《牧齋初學集.卷九一.外制集序》:「於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訓辭爾雅,彬彬可觀。久之而增華加厲,鋪張藻飾,予取予求,無復體要。」
當仁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仁義之事而不讓。語出《論語.衛靈公》。後用「當仁不讓」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 △「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義無反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