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氣脈通達順暢。《易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晏子曰:『古之飲酒也,足以通氣合好而已矣。』」
4.通達事理。如:「那小子學識經驗不足,且不通氣。」
盈篇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連篇累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載,李諤是隋代著名的文人,十分受到隋文帝的重用,被授與治書侍御史的官職,又被封為南和伯。他為人正直,通達時務,很受眾人的推崇。他的學問和口才都很好,對任何時事不滿就寫文章上書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文帝幾乎都會接納。李諤看到當時人所寫的文章,多半承襲六朝的風格,詞藻雖華麗,但內容卻十分空洞。於是上書皇帝,說明這種情況的嚴重性,古時候風行教化,人人知書達禮,寫的文章都能表達美德與大道。但是到了後來,禮教漸漸衰落,為文不再注重道理,只知計較字詞的運用,內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風花雪月。李諤認為這種風氣對社會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立即矯...
邯鄲之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闊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達不拘。《後漢書.卷二二.馬武傳》:「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
無孔不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孔不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孔不入」就是任何空隙沒有不鑽進去的,在清朝李鑑堂《俗語考原》記載了蘇東坡曾自喻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以說明他無所不通達。要了解這個比喻,得從金銀的性質了解起。水銀這種物質,表面張力很大,比水的表面張力大七倍,一杯水倒在地上時會趨向成一灘水的狀態,相反水銀卻會趨向形成水銀滴,而且一遇孔隙便滾動而入,所以說「無孔不入」。這句話也可以寫成「水銀瀉地,無竅不入」,例如:清代方苞編了《正嘉四書文》一書,在卷四中收錄了歸有光的文章,其中論述到《中庸》的「喜怒哀樂之未發」,就說他讀了宋人「五子書」,融洽貫串,拿起筆寫下心得,有如「水銀瀉地,無竅不入」。後...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平曠:平坦空曠。 (10) 儼然:整齊的樣子。儼,音|ㄢˇ。 (11)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通達無阻。阡,音ㄑ|ㄢ。 (12) 雞犬相聞:雞和狗的叫聲都可以相互聽見。比喻住家相近。 (13) 外人:外來的人。 (14) 黃髮:人老後頭髮由白而黃,是高壽的象徵,亦用以指老年人。 (15) 垂髫:古時童子不束髮,故稱童子為「垂髫」。髫,音ㄊ|ㄠˊ。 (16) 要:音|ㄠ,邀請。 (17) 作食:烹煮食物。 (18) 絕境:和世人隔絕的地方。 (19)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之後的魏朝和晉朝了。 (20) 具言所聞:把所知道的都說出來。 (21) 延...
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負有盛名的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所與遊皆當世名人,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
魚得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魚忘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筌,是竹編的魚籠,用以捕魚。蹄,是捕兔用的網子,即是兔罝。莊子用筌和蹄比喻為了達成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捕捉魚和兔才是獵人真正的目的。如果已經捕捉到魚,那筌就沒有用處,已經捉到兔子,那蹄也失去了作用,這兩者就可以拋棄不用了。同樣的,言論和著作是用以闡明道理的工具,道家認為天地間的至理,並非言語文字所能傳示,所以主張人不可拘泥於語言文字之中,一旦通達道理,就應該捨棄這些外在的形式。後來「得魚忘筌」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亦用來比喻人在達到目的成功後就忘掉賴以成功的手段或憑藉物,有背義忘恩之意。
太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年老的父祖輩人的尊稱。《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據我聽你講起你家太爺的光景來,一定是一位品學兼優,閱歷通達的老輩。」
壽陵匍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