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飽學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淵博的人。《三國演義》第五六回:「公等皆飽學之士,登此高臺,可不進佳章以紀一時之勝事乎?」
憂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悲天憫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德宗時,有個叫陽城的人擔任諫議大夫,主司規諫天子的職務。他學問很好,飽讀詩書,卻不常發言。當時與他同朝為官的韓愈看不過去,認為以他的學識,應該多給予皇帝意見,作好諫官的職務。於是寫了〈爭臣論〉這篇文章,譏諷陽城沒有盡到職責。陽城當時看了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大臣裴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
參與式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數的多寡來看,做決定可以分為個人式決定以及團體式決定,個人式決定由工作負責人或其長官依據本身經眼與學識做判斷,以決定事情的好壞與對錯;團體式決定則依據多人經驗與學識,對於事情的對錯與好壞作一公斷,參與式決定屬於團體式決定的一種。個人式決定品質取決於一個人的經驗與能力,當決定者具有睿智的判斷力,或情況緊急必須迅速作決定時,個人式決定式可取的;但個人畢竟有思慮不周之處,因此,乃有參與式決定的主張出現,期能經由不同角度的審視,增加思慮的周延性,以提高決...
草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著雜草的袋子。譏笑沒有學識能力的人。如:「他是個大草包。你怎麼跟他解釋,他都不會懂。」
高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與深、又高又深。多用於形容人學識的淵博或內在涵養深厚。如:「學問高深」。晉.盧諶〈贈劉琨〉詩:「每憑山海,庶覿高深。」
宏儒碩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問淵博的讀書人。如:「他學識淵博,博通古今,堪稱宏儒碩學。」明.金幼孜〈送&f2d9e_.gif;&f04fb_.gif;嘉&f2fe4_.gif;閩中序〉:「予友太子少傅、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f2d9e_.gif;公,以宏儒碩學歷事太宗、仁宗,逮今上皇帝,蓋三十年于兹矣。」
講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某一方面的學識或意見,有系統的對聽眾講述。[例]這次的學術講演內容精闢,使我獲益匪淺。
邯鄲之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通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通達事理。如:「那小子學識經驗不足,且不通氣。」
寡見鮮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孤陋、學識貧乏。《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俚人不識,寡見鮮聞。」也作「寡見少聞」、「寡聞少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