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31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經驗、知識。《三國演義》第一七回:「汝家沽小輩,有何見識!」《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見識,大是不同,將來名位不在你我之下。」
死亡本能(Thanato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佛洛依德目睹恐怖殺和破壞行為,他感受到個體人格中存在著侵略、自我毀滅的本能,並此稱之為死亡本能。在佛洛依德的時代,死亡本能已是引人爭議的觀念,經常被視為反生物學及特異反應的悲觀主義。受死亡本能慾望所驅使的表現,衍生出攻擊驅力(aggressive drive),是一種自我毀滅的,轉向外界的替代客體所發展出的形式。包括殘忍、攻擊、自殺、殺人、體育運動與戰爭毀滅。死之本能的結局,必然是使有機体的自然界變為無機体,使生命變為死亡。佛洛依德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亡本能轉變,尤指原為朝向自己的,轉變為指向別...
冰消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據《文選.卷四四.檄》引)昔夫差承闔閭之遠跡,用申胥之訓兵,棲越會稽,可謂強矣。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都城於勾踐,武卒散於黃池,終於覆滅,身罄越軍。及吳王濞1>驕恣屈強2>,猖猾3>始亂,自以兵強國富,勢陵4>京城。太尉5>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6>之軍瓦解冰泮7>,濞之罵言未絕於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何則?天威不可當,而悖逆之罪重也。 〔注解〕 (1) 吳王濞:劉濞(西元前213∼154),漢高祖劉邦兄子,封吳王。文帝時,其子與太子劉啟因下棋相爭,遭太子以棋盤擊殺,遂使劉濞不滿於朝。後劉啟即位為景帝,諸王驕肆,鼂錯上諫削藩,景帝採其議。劉濞遂合楚、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量詞:(1)計算切割次數的單位。如:「老戶在那塊豬肉上劃了幾刀。」(2)計算紙張的單位。一百張為一刀。如:「一刀稿紙」。
奚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冷落。《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第九出》:「這冤家莫竟信刁唆,把奴家恩和愛盡奚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沈燦若始終心下不快,草草完事。過不多時揭曉,單單奚落了燦若。」也作「傒落」、「徯落」。
三言兩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三言兩句注音︰ㄙㄢ |ㄢˊ ㄌ|ㄤˇ ㄐㄩˋ漢語拼音︰sān yán liǎng jù釋義︰猶「三言兩語」。見「三言兩語」條。 01.《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第八齣》:「半月前有媒婆來曾說親,不擬三言兩句便說成。」 02.明.湯顯祖《邯鄲記.第五齣》:「提起書生無數,俺三言兩句,壓倒其餘。」 參考詞語︰三言五語注音︰ㄙㄢ |ㄢˊ ㄨˇ ㄩˇ漢語拼音︰sān yán wǔ yǔ釋義︰猶「三言兩語」。見「三言兩語」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那知一想,纔覺長篇累牘,不合體裁,三言五語,包括不住。」
盡忠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隆《曇花記》第二九齣:「皇帝有旨,卿父全身入道,卿能盡忠報國,豈不兩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殺、分割。如:「殺豬宰羊」。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語出《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後借此語以諷諭持志不終的人。《晉書.卷五三.愍懷太子傳》:「信惑姦邪,疏斥正士,好酤之賤役,耽苑囿之佚游,可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者也。」
壯志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楊維楨〈感時〉詩:「壯志凌雲氣食牛,少年何事苦淹留?狂歡鳴鳳聊自慰,舊學龍良已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