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歐陽修〈再論燕度鞫獄枝蔓劄子〉:「臣每見前後險薄小人多為此態,得一刑獄,勘鞫踴躍,以為奇貨,務為深刻之事,以邀強幹之名。自謂陷人若多,則進身必速,所以虛張聲勢,肆意羅織。」
掌上明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捧在手掌上的一顆珍貴明珠。比喻極受寵愛珍視的人。多指愛女。宋.辛棄疾〈永遇樂.紫陌長安〉詞:「落魄東歸,風流贏得,掌上明珠去。」《程乙本紅樓夢》第二回:「只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也稱為「掌珠」、「掌上之珠」、「掌上珠」。
出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賈清夫道:『公子出口成章如此,何愁不富貴!些須田業,不足戀也!公子若刻此佳作在上面了,去得一張,與公子揚名一張矣。』」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二.韓愈》引)公之為治,嚴不為煩,止除害本,不多教條;與人必信,吏得其職,賦入無所漏失,人安樂之,在所以富。公與人有畛域1>,不為戲狎2>,人得一笑語,重於金帛之賜。其罪殺人,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 〔注解〕 (1) 畛域:範圍、界限。畛,音ㄓㄣˇ。田間分界的道路,引申為界限。 (2) 戲狎:嬉戲親近。
國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全國統一使用的標準語,有別於方言。
2.本國特有的語言。如清代稱滿洲語為「國語」。
3.書名。春秋時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的事蹟,自周穆王起,至魯悼公止,共歷五百餘年,為一分國紀事之史。也稱為「春秋外傳」。
襁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寅以菽漿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嘗啼。」《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他與張氏生得一子,尚在襁褓,乳名叫做長壽。」也作「繈緥」。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圖操縱環境,以符合我們所看、所聽、所感覺、所思考及所做的決定。在此層次下,我們會有死寂的感覺或覺得一無是處。內爆(the implosive):如果充分經驗死寂,而不否認或淘哩,就會進入內爆層。藉由內爆的接觸,揭開自我防衛,接觸真實自我。外爆(the explosive):剝開內爆後,會創造外爆的狀態,脫去虛假角色和藉口,並釋放原先未了非真實的我所佔據的大量能量。接觸與抗拒接觸:接觸(contact)是改變與成長的必要條件,有效的接觸是指與自然及他人產生互動時,不會因而失去自體感。抗拒接觸是種避免完全且真實的經驗此刻...
值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價值、意義。[例]《論語》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喊叫。常用於壯聲勢、助威之時。《西遊記》第四四回:「忽聽得一聲吆喝,好便似千萬人吶喊之聲。」《福惠全書.卷二三.保甲部.漁埠編保》:「如有他處賊船尾入本保行劫,該保漁船不時巡哨,如遇有此,齊集吶喊。」
體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遭人批評或駁斥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例]他提出的企劃案不但未被採用,反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