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權力平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一種國家相互制衡的策略與狀態。弱小國家或集團相互結盟制衡國際中最強大的國家或集團,從而取得國際秩序的穩定及國家的生存與安全。(註1) 內容說明一般而言,著重「權力」在國際關係中之運用者,多為「現實主義」相關的著作。而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摩根索《國際政治學》一書,不僅是「現實主義」第一本有系統的著作,更把「權力」與「權力爭奪」視為國際政治最核心價值與運作方式。摩根索認為「國際政治即是權力爭奪」;並因此引伸出兩項觀點:第一,並不是...
唯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順從而無所違逆。元.胡長孺〈耕漁樂贈金華相士〉詩:「長官怒罵沸於爚,口雖唯諾心自怍。」也作「唯唯諾諾」。
司馬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老」的學說,即所謂「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而並不「純任德教」(《漢書元帝紀》)的思想。從而反映了漢武時代社會和統治思想複雜化的現實情況。其六家之說,不僅為後來司馬遷給先秦諸子作傳以重要的啟示和借鑒、也為西漢末期名儒劉向、劉歆父子給先秦譜子分類奠定基礎。 評論西漢司馬談之《論六家要旨》是一篇重要的學術論文,是對先秦諸子思想和學術爭論的總結性的批判文字。該文創造性地分諸子為六家,並題名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並給予六家以全面而公正的評價。其論有若案斷,雖百世不易也。同時,該文也是針對當時儒術獨尊之政治思想...
碳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原因,而CO2與SO2、懸浮微粒最大的不同,是無法利用清潔設備消除,因此徵收碳稅可使人們節約能源,從而使之減量。19世紀以來,大氣中CO2濃度的增加,已使全球溫度上升0.3~O.6℃,海平面也上升了10~25cm;依此速度下去,再過50~100年,氣溫將升高2~3℃,海平面上升30~100 cm,將嚴重危及人類生存。聯合國因之於1992年訂定「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7年通過「京都議定書」,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環境經濟學觀點來看,因CO2排放量與燃料含碳量直接相關,因此按含碳量徵稅較 合理,故稱為「碳稅」。又因...
環境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益縮小,將影響全球氣候。環境系統是具有一定調節能力的系統,對來自外界比較小的衝擊能夠進行補償和緩衝,從而維持環境系統的穩定性。環境系統的穩定性在很多情況下取決於環境因素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的容量。容量愈大﹐調節能力也愈大﹐環境系統也愈穩定﹔反之﹐就不穩定。在地球環境系統中,海洋、土壤和植被是最巨大的調節系統,對於維護環境系統的穩定有巨大作用。海洋的巨大熱容量,調節著地表的溫度,使之不致發生劇烈變化。海洋又是二氧化碳(CO2 )的巨大儲存庫。海水中CO2與大氣中CO2進行交換,處於動態平衡,因此海洋能使大氣中的CO...
南風不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方楚國的音樂,樂聲低沉微弱,從而知軍隊士氣低落。《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後比喻競賽失利。《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年數歲,嘗觀門生樗蒲,曰:『南風不競』。」
日本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束,由於天氣暖化,海平面上升,日本列島從亞洲大陸分離出來。人類文化與生活發生很大變化,除西南諸島外,從而進入了縄文時代。 縄文時代 縄文式土器模板:縄文時代縄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は、年代でいうと今から約1万6,500年前(紀元前145世紀)から約3,000年前(紀元前10世紀)、地質年代では更新世末期から完新世にかけて日本列島で発展した時代であり、世界史では中石器時代ないし新石器時代に相当する時代である。旧石器時代と縄文時代の違いは、土器の出現や竪穴住居の普及、貝塚の形式などがあげられる。繩文時代距今1萬6,50...
CIPP評價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的可行性評價。第三,過程評價,主要是通過描述實際過程來確定或預測課程計畫本身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決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課程計畫的有效信息。第四,成果評價,即要測量、解釋和批判課程計畫的成績。它要收集與結果有關的各種描述與判斷,把它們與目標以及背景、輸入和過程方面的信息聯繫起來,並對他們的價值和優點作出解釋。CIPP評價模式考慮到影響課程計畫的種種因素,可以彌補其他評價模式的不足,相對來說比較全面。但由於它的操作過程比較複雜,難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背景評價、輸入評價、 過程評價、成果評價英文關鍵字:...
古墳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古墳逐漸式微,並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日本最早的史書《古書記》、《日本書記》也於此時相繼編成,從而進入日本的歷史時代。古墳時代中後期,因有大量馬匹骨骼出土,故有騎馬民族征服論,提出大和國後期的國王(繼體天皇)是朝鮮人,但日本歷史有相反的說法,是神功皇后征新羅生下應神天皇,即是神道教中的八幡。此一時期渡來人自朝鮮半島、中國吳越和中原地區大量來日,引進先進的技術,奠下發展基礎,佛教也於此時由百濟引入。 古墳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日本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為主, 公元三世紀,日本的彌生文化經歷了許多改變。進入鐵器時代後,由於...
董仲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從而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 事蹟 漢代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將中國帝王置於世界與宇宙的中心,是天上與地下間的樞紐。對下,帝王秉承天命,代天而治;對上,帝王為人世的代表, 承擔對上下四方祭祀的責任,遠古時領導者為大祭司政教合一的特色仍然存在。此說對帝王的吸引力是只要人民安居樂業,四時風調雨順,其政權便相當鞏固了。對儒者而言天人感應說最美妙之處是將人事時地皆聯繫在一起,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一個政權如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