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6.38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集思廣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 〔注解〕 (1) 參署:參與政事。署,音ㄕㄨˇ,政府機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唐代有論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雖然、儘管。表示容忍讓步。《孟子.滕文公上》:「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新。』」《韓非子.說林上》:「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
獨、只。通「」。《論語.子罕》:「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行與不行耳。噫!自開元2>以來,斯道寖3>衰,鮮能行者。自貞元4>以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不知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顛為心;今則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為務,今則不接賓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開閤為名,今則鎖其第門而已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 (2) 開元:唐朝玄宗的年號(西元713∼741)。 (3) 寖:音ㄐ|ㄣˋ,通「浸」,漸漸。 (4) 貞元:唐朝德宗的年號(西元785∼805)。〔參考資料〕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據《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唐興以來,稱是選而不怍者...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銘心鏤骨,無報上天。」 02.明.張居正〈考滿謝賚銀幣疏〉:「放踵摩顛,苟利國家而奚惜;銘心鏤骨,安社稷以為圖。」 參考詞語︰刻骨鏤心注音︰ㄎㄜˋ ㄍㄨˇ ㄌㄡˋ ㄒ|ㄣ漢語拼音︰kè gǔ lòu xīn釋義︰猶「刻骨銘心」。見「刻骨銘心」條。 01.《西遊記.第八七回》:「雖刻骨鏤心,難報萬一,怎麼就說走路的話!」 參考詞語︰銘心刻骨注音︰ㄇ|ㄥˊ ㄒ|ㄣ ㄎㄜˋ ㄍㄨˇ漢語拼音︰míng xīn kè gǔ釋義︰猶「刻骨銘心」。見「刻骨銘心」條。 01.《水滸傳.第九七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反蒙先鋒厚禮,真是銘心刻骨,誓死圖報。」 02.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四...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戰國策》楚策:「左右俱曰無有,如出一口。」《東晉》盧慎贈劉琨詩:「同大觀,萬殊一轍。」南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一:「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詞義前後一致,有如依循同一車輪軌道而行般。 用法形容前後之事幾乎相同。 相似詞實無二致 / 一般無二 / 同出一轍 相反詞迥然不同 / 判然有別 / 天差地遠 例句這兩齣戲情節、架構如出一轍,後者難脫剽竊之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同「哎」。《書經.大誥》:「已!予小子。」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03.元.夏文彥《圖繪寶鑑.卷三.李公麟》:「臨摹古畫用絹素著色,筆法如行雲流水有起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書經.洪範》:「辟作福,辟作威,辟玉食。」
張冠李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姓張的人的帽子誤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名實不符或弄錯事情、對象。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三二.錦衣衛》:「彼卑官小卒,以衙門為活計,知嗜利,鮮有良心……甚至張冠李戴,增少為多,或久禁暗處,或苦打屈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