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2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在個人情緒與社會這些問題上無大助益。家長普遍希望輔導人員能幫他們勸導子女去做有關升學或就業的抉擇,或是糾正他們不當的育兒方式。但是這種代子女決定升學問題,或是要馬上解決長久存在的親子問題,都是很不合理的期望。(五)社會大眾對輔導人員形象的看法認為輔導人員有義務提供人力,以滿足社會需求。因此職業輔導是重點工作,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變成是次要的工作重點。(六)「美國學校輔導人員協會」(ASCA,1964)所發表的「中等學校輔導人員工作實施綱要與施行細則...
隔離作用(Iso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狀態,將情緒與事件隔開(把痛苦的感覺從意識層面中加以區隔),使用過度理性的態度面對帶有情感的情境;或是個體將不愉快記憶從腦中意識上特意隔離,以減少情緒的涉入,減輕對本身的打擊和傷痛。例如用理性口吻陳述罹患癌症或可怕的車禍事件,或是醫生和護士常需以理性態度面對充滿病痛和死亡的工作環境。隔離作用(Isolation)與理性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的區辨在於,前者是將自我情緒與想法或生活事件進行隔離處理,隔離的情緒可能是短暫的。例...
共同學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倡導建立二至六人的異質小組,小組成員彼此分享資源和互相幫助,考試成績採個別計算,當小組整體表現或是成員個別表現達到預設標準,即可獲得獎勵,但小組和小組之間的關係可以是競爭,也可以是合作,其形式由教師決定。其摘要說明如下:1.界定教學目標,依學生之程度水準,選擇適當之教學主題和作業內容。2.決定小組人數,依時間、學生之合作技巧、教材和其他因素來決定。小組人數多或可分享更多資源,然而互動也更複雜,也就更需具有團體歷練技巧;小組人數少則有更多討論時間提供參與。3.分派學生到各小組。4.安排學習空間,小組之空間安排方式以便...
瑞吉歐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於義大利的瑞吉歐課程(Reggio-Emilia Approach),認為兒童並非從教學中學得知識,而是藉由親手操作、參與老師安排的教材、教具、活動中習得。教學理念反映多樣的教育哲學思想,像是杜威「做中學」的理念,皮亞傑知識是由孩子建構所習得,或是維高斯基「漸進發展區」的概念,幼兒可藉由成人或年長同儕協助達成更高一層心智能力的發展等等。瑞吉歐課程有幾項特性。首先,方案的主題是由師生共同決定。教師藉由觀察幼兒興趣或需求來擬定主題,並透過提供材料、提問來幫助幼兒探索主題。發展中的方案往往因孩子的興趣而延伸到不可預知的方向...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情境中,為了達到有效教學所應具備的一系列理解、知識、技能與特質等等。它不受限於學科部分的教學原理或是技巧,廣泛包含教育心理學、學生的心理輔導、教室管理等,都屬於一般教師知識之內(Wilson, Shulman & Richert, 1987)。簡紅珠(2002)指出,從國內外有關教師知識的論述及實證研究中,可以發現教師知識的探究可從兩大主軸來釐清:(1)從命題知識( propositional knowledge)的觀點;(2)從實踐知識( practical knowledge)的立場。前者是將教學知識視為...
羅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祖」「某」是台語的「妻子」;「天公祖」指玉皇大帝。在男女比例懸殊的移民社會,羅漢腳要娶到一個妻子,或是被平埔族原住民招贅而有「牽手」,是十分不容易的事。雖然玉皇大帝神威顯赫,在現實中,還不如擁有一個「某」來得實際。「少年若無一遍戇,路邊哪有『有應公』」「戇」,台語「傻」的意思。這是描述羅漢腳單身渡臺而生悲劇的俗諺,意謂若不是那些「戇少年」為了到臺灣開拓事業,以致因船難、疾病或械鬥而客死異地,路邊哪來這麼多「有應公」供人膜拜。「有應公」指的是那些無人奉祀的亡者,一些民間善士會將曝屍荒野的羅漢腳遺骨收屍埋葬,立廟祭祀,便成...
善用機緣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發事件的計畫與掌握(planned happenstance) Krumboltz 等學者提出的新論述, 過去的生涯理論極少談論所謂的意外或機會,而 Krumboltz 指出,把握偶發事件(chance events),或是學會處理生命中的意外事件,是極為重要的能力。他擴展社會學習論的觀點,意思是人成長的環境中充滿無數的意外奇緣,不管是正向、負向都會提供意想不到的學習機會,進一步培養抓住機會的態度,是相當正向、鼓勵性的理論。Williams等人(1998)研究發現,13位成功女諮商學者的生命中至少都有一件意外事件對她們...
團體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的角色,然而不一定每種角色都有助於團體的進行。領導者可透過了觀察了解不同的團體角色後,適時給予回饋或是做反應,以幫助團體的進行。常見的團體角色可分為三種: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操縱角色(manipulating role)和協助角色(helping role),前兩者都具有破壞性,而後者則是對於團體有建設性。以下分為三種介紹(吳典武,1987:346~358) 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當個人在團體中為了保護自己,抗拒團體時,就可能有下列特殊行為:1. 專斷:屬於獨裁的角色,在團體中專...
價值澄清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有選擇的自由,且重視價值選擇的過程。價值澄清的目的在協助兒童察覺、並確定自己與他人的價值,經過問答或是討論的方式,輔導學生在價值選擇的過程中,了解事理的重要性與其社會意義,並分析自己行為與信念,進而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價值澄清方法強調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非你的或是我的價值觀是正確的,而是要為自己的價值觀做澄清,並付出行動。重視認知、情意、技能與行動的結合。價值澄清法是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從多種價值中做選擇,讚賞、重視、公開自己的選擇,並採取行動,實踐...
反求諸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雖然是不同的事件,但卻都表達了同一個意念,在為人處事上,要時時「反求諸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別人,或是將責任歸咎於他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