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顛撲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牢不可破,堅不可反義:不攻自破,漏洞百出辨似: 「顛撲不破」及「牢不可破」都有無法動搖、毀的意思。 「顛撲不破」側重於真確,故多用在學說、理論等;「牢不可破」側重於堅固,用於一般事物或意志、態度。 顛撲不破 牢不可破 辨似例句 ○ ㄨ 達爾文的進化論至今仍舊~。 ㄨ ○ 那座城堡以~的嚴密防禦系統聞名於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文選.左思.蜀都賦》:「鳥鎩翮,獸廢足。」南朝宋.鮑照〈拜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
一刀兩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寒山〈詩〉三○三首之二四一(據《全唐詩.卷八○六.寒山》引)上人心猛利,一聞便知妙。中流心清淨,審思云甚要。下士鈍暗痴,頑皮最難裂。直待血淋頭,始知自滅。看取開眼賊,鬧市集人決。死屍棄如塵,此時向誰說。男兒大丈夫,一刀兩段截。人面禽獸心,造作1>何時歇。 〔注解〕 (1) 造作:此指造作惡業。
堅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定剛強,不可動搖或毀。如:「他的個性堅強,從不輕易屈服。」
輕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輕視、侮辱。《漢書.卷七十六.王尊傳》:「辱公卿,輕薄國家,奉使不敬。」
犁庭掃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犁平庭院,掃蕩巢穴。比喻澈底毀敵人。宋.陸游〈上殿劄子〉:「以臣愚計之,朝廷若未有深入遠討、犁庭掃穴之意,能於用度之間,事事裁損,陛下又躬節儉以勵風俗,則賦於民者,必有可輕之理。」《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差少保平治前往督師,務必犁庭掃穴,以章天討。」也作「犁庭掃閭」、「掃穴犁庭」。
斯文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信,故韓襄王庶出的子孫。班固在為三人寫完傳記後深深感嘆:秦滅六國之後,將六國固有文化和前人功業完全毀;至楚漢爭霸之時,豪傑並起,爭奪天下,只有魏豹、田儋和韓信是六國王室之後,然而他們尚未達成復興故國、延續文化的使命,就相繼身亡,這難道不是天意嗎?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斯文掃地」,用來指禮樂教化的典章制度被毀壞廢棄或文人不受尊重。亦借指文人不顧操守,自甘墮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耕土、翻土。《文選.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為田,松柏為薪。」宋.蘇舜欽〈城南感懷呈永叔〉詩:「去年水後旱,田畝不及犁。」
2.毀。《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明史.卷一三五.葉兌傳》:「然後進攻平江,犁其心腹。」
踐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欺凌殘。如:「秦始皇專斷自為,踐踏百姓,人民不堪其苦,遂起兵反抗。」
不屑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可一世」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1>王荊公2>少年,不可一世士,獨懷刺3>候濂溪4>,三及門而三辭焉。荊公恚5>曰:「吾獨不可自求之六經6>乎!」乃不復見。余謂濂溪知荊公自信太篤,自處太高,故欲少其銳,而不料其不可回也。然再辭可矣,三則已甚。使荊公得從濂溪,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無新法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嗚呼!豈非天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 (2) 王荊公:王安石(西元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