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學媒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稱為教學媒體。 優點1.有利於教學標準化2.有利於形成生動有趣的教學3.有利於提高教學的品質和教學效率4.有利於實施個別化學習5.有利於展開特殊教育6.有利於探索和實現不同教學模式和教學。(劉信吾,1994) 種類 (一)視覺媒體1.非放映性視覺媒體:能使抽象的觀念更具體化,可是教學由語言符號層級轉到更具體的層級。這些非放映性因為不需要任何設備,很容易就可以使用也很便宜,因此可用在任何教學層級和教學學科。可分為立體媒體、靜畫媒體。2.放映性視覺媒體:是指被放大的靜態影像與呈現在螢幕上的媒體形式。這些放映一般是運用強光穿...
E化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化管理 (e-management)目錄1 定義2 要素2.1 理念2.2 做法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使用資訊科技及網路科技,效率的處理學校各項設施、物力、人力等資源,進而協助執行計畫、組織、決定、評鑑等行政事務,以提高行政及教學效能的行政理念與作法。e化管理中的e化乃是electronic(電子化)的縮寫,代表將各項資料建立成為電子資料,或使用各項電子化設備進行雙向溝通。因此不論是使用電腦處理公務,或者是透過網路科技來進行雙向溝通與交流,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組織以及個人的效能,來達成組織或個人目標。註1管...
知識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起源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相當盛行的全面品質管理理論或者組織再造理論,比起重視領導表現的效率和成本效益,所以偏重於命令式管理型態,但是在後來的知識管理理論中,慢慢轉向領導中的分享與合作,以建構組織成為一個知識的社群。因此,知識領導成為知識管理的課題之一,而其最重要的功能,乃是讓成員都能成為知識工作者,享有較多的工作彈性和自治,而且知識工作者也能建立一種緊密關係,彼此相互合作,自然而然地組織形成一種知識的網絡,知識的產生就會源源不斷,一方面擴大個人知識,一方面增加組織資產。因此知識管理要落實有效,知識領導扮演著...
電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個系統使得BBC的電視節目儲存、編輯、播出全面實現數位化,即非磁帶化,從而極大地提高了BBC的工作效率,節省了製作成本。另外,現在的電視機構正在逐漸淘汰傳統的類比錄放影機和錄象帶,取而代之的是數位錄放影機和各種新興的記錄載體。這個變革大大改善了圖象的質量。其次,傳輸技術也多元化起來。除了傳統的無線 微波傳輸外,現在還有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傳輸方式。這些新興的傳輸方式有效地減輕了訊號在傳輸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衰減現象,保證了較好的接收質量。最後是接收技術的數位化變革。聲畫質量的提高和雙向互動是數位化廣泛推廣帶來的兩個最大的...
汰舊換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舊的淘汰,更換成新的。如:「這些設備即將汰舊換新,以增加生產效率。」
品格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發展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在六歲以前,有良好生活品格力的孩子,心智發展會比較成熟,到了學齡以後的學習效率相對也會比較高。許多行為與腦科學的研究皆提出,幼小的孩子有三種重要的規矩,必須及早養成,那就是能耐心等待、分享事物及學會輪流。評估兒童社交發展時,這也是醫學專家一定會檢視的能力。● 學習等待——幫助孩子控制衝動。針對兒童行為發展的研究發現,可以控制自己的衝動、不會在第一時間往誘惑邁進的幼兒,長大之後的成就會愈高。這跟大腦管理衝動的前額葉發展相關,前額葉愈成熟的孩子,判斷、思考、觀察等能力就會愈好,有助於孩子良好行為的發...
雙頭馬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負責的人或單位有兩個,因意見、作法不同,導致事情進度受阻,或令人無所適從。如:「這件案子交給兩個單位去辦,就像雙頭馬車,缺乏效率。」
學生學習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有機會接受各級教育;就教育組織及人員而言,教育行政單位及學校必須不斷的進行組織再造,提供有效能及有效率的服務;就教育的內容與方法而言,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材教法以提供學生最佳的學習環境。最後,整體社會必須是一個永續成長的學習型社會,為個人提供適性發展的終身學習環境。
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現在、目前。[例]今天是個講求效率的時代,如果不懂得如何使用電腦,就會趕不上時代。
團體開始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團體,確定團體進行方式、時間、地點及成員與團體的契約或規範皆為結構化。結構化可催化團體,使團體更有效率。2. 投入:即如何引導成員主動參與及投入團體的練習或成員在團體中的分享。3. 引導成員對於團體及個人的目標產生希望,以及願意是當冒險。4. 凝聚力:領導者可藉由催化成員表達其對團體的觀感,促進團體成員間正向的互動,或是共同達成一見團體任務。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開始、團體開始階段 參考資料註1.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10,二版)。團體輔導 (150~159)。臺北市:心理出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