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0.87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棒、壘球比賽中,提示選手跑步得分的標示物。如:「一、二壘有人。」
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之夭夭」這句成語是從《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中的「桃之夭夭」轉用過來。本來「桃之夭夭」是形容桃樹的花、葉茂盛美麗。「夭夭」是美麗茂盛的樣子,所以底下一句「灼灼其華」,強調了桃花開放得鮮豔明亮的樣子。這兩句是《詩經》非常有名的句子,後來又因為「桃」和「逃走」的「逃」同音,所以有人就開玩笑地將人逃跑了的這件事,借用了「桃之夭夭」來比喻,更將「桃花」的「桃」改成「逃走」的「逃」,於是就成了「逃之夭夭」這句成語,此處的「夭夭」已經不具原來的意思了。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量極少。《文明小史》第六回:「動身的那一天,紳士們來送的寥寥無幾,就是萬民傘亦沒有人送。」清.厲鶚《遼史拾遺》卷一六:「予作《補經籍志》,聊備其目而已。傳于今者,亦寥寥無幾矣。」
責無旁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兩個鄉愚老者,伴著紅粉嬌娃,就免不了路上不撞著歹人,其勢必得有人護送。講到護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牟子(?∼西元79年),本名牟融,東漢人,熟讀經史百家,並精通佛理,許多儒家學者都向他請教有關佛學的問題。不過牟子在對儒家學者講解佛理時,總是引用儒家的經書來作說明,有人問:「您說佛家經典那麼多,內容廣博深厚,為什麼不用佛經講解呢?」牟子答道:「你們對儒家經典的內容很熟,如果我引用儒家經典解釋佛理,你們很容易就能了解。反之,我若是引用佛典,就像對瞎子說各種漂亮顏色,對聾子演奏音樂,一點幫助也沒有。就是師曠那樣的音樂大師,無論技藝多麼精巧,也不能彈奏沒有琴弦的琴;狐貉的皮毛雖然暖和,但也不能溫暖沒有生氣的死人。例如春秋魯國的公明儀,有一次看見一頭牛在吃草,就彈琴給牠聽,可是不管旋律多悅耳動聽,牛...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在當中最堅固、高大的高樓之內。他又在堡壘之中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米糧,打算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有人問公孫瓚為何如此時,他回答說:「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可惜公孫瓚消極守成的想法,反而讓他忘記了進取之心,加上他親近小人,無法任用賢能,為了積存錢糧而橫征暴斂,失去民心,終至敗亡。後來「唾手可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很容易得到。
女為悅己者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人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如:「現代女性打扮自己,不僅是女為悅己者容,更常是為了讓自己愉悅。」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納他的意見。後來霍氏果然因陰謀造反遭到滅族,所有鎮壓有功的人都受到獎賞,只有徐福沒有得到任何表揚。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書給皇帝說:「有一戶人家的灶,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見了,便勸那家的主人把煙囪改成彎的,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但是主人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後來,那家果然因此發生火災,鄰居都趕來救火。火災撲滅之後,主人為了表示感謝,便擺設宴席,招待那些因為幫忙救火而被燒傷的人,惟獨沒有邀請最先提醒他預防火災的客人。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議,做好預防措施,也就不會發生火災,所以他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那位客人才是。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納徐福的建議,事先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