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08.89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古流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名聲永遠流傳。用以頌揚人的德行。元.無名氏《延安府》第四折:「漢廷黯忠,唐室魏徵良。見如今千載名揚,萬古流芳。」也作「萬古留芳」。
一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一切、完全。明.高明《古閣本琵琶記》第一六齣:「情到不堪回首處,一齊分付與東風。」
滾滾紅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群熙來攘往的俗世。如:「滾滾紅塵中,有人於功名追求而四處奔波;然有人不忮不求,安身立命地過日子。」
邯鄲之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開元年間,少年盧生投宿邯鄲一家旅社,邂逅了一名道士,盧生向其訴說自己的窮困潦倒,道士乃贈盧生一個枕頭。當店主正開始煮一鍋黃粱飯時,盧生枕著道士送的枕頭入睡。睡夢中,見自己娶妻生子,並當了十年宰相,活到八十歲才壽終正寢。待他醒來,店主人的黃粱飯還沒煮好,才知是夢,乃嘆人生如夢的故事。典出唐.李泌《枕中記》。後用來比喻人生的榮枯盛衰,實如一場夢。如:「人世間的富貴榮華,彷若邯鄲之夢,何必追求?」也作「邯鄲一夢」。
僕僕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途勞頓。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塵僕僕」,用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善男信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家稱在家信仰佛教的男女為「善男」、「信女」。道教亦沿用之。元.高明《古閣本琵琶記》第三四齣:「大家卻去誦彌陀,誦彌陀,善男信女笑呵呵。」《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一靈真性自去揀那善男信女有德有福的人家好處投生。」
(諺語)與意氣相投的知己相聚,暢飲千杯酒也不嫌多;但碰到意念相左的人,連半句話也不願多說。明.高明《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一齣:「自古道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好笑我爹爹不顧仁義,卻道奴家把言語衝撞他。」
薪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採薪和水。指炊爨之事。《晉書.卷四一.劉寔傳》:「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營給。」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也稱為「柴水」。
齧雪吞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蘇武被匈奴單于囚禁於大窖中,不供應飲食,蘇武乃嚼雪混同氈毛而吞食。見《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後用以比喻困境中艱難的生活。明.高明《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一齣:「齧雪吞氈,蘇卿猶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侶。這糠呵!縱然喫些何慮?」也作「齧雪餐氈」。
瓦罐不離井上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臺上打破。比喻壞事做盡,終有報應的時候。《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自古道:『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只管做這沒天理的勾當,終須不是個好結果。」也作「瓦罐不離井口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