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好諛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阿諛奉承,厭惡言進諫。《明史.卷一九二.王時柯傳》:「今佞人超遷而群賢獲罪,恐海內聞之,謂陛下好諛惡。」《東周列國志》第五八回:「日事淫樂,好諛惡,政事不修,群臣解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面斥責。如:「同仁犯錯,經理立刻斥其非,不假辭色。」《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漢張綱彈劾無私,斥豺狼當道。」
遷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遷移是學習遷移的一種方式;學習遷移是將學得的經驗加以變化後應用到另一種情境,而垂遷移是突破原有學得知識的層面,並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因此垂遷移的歷程,是個體在遇到新情境時,將學得的經驗重新組合,形成比舊經驗原有的知識層次更高層次的新學習經驗。與垂遷移相對的遷移方式是水平遷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樸憨。如:「此地民風樸,與世無爭。」
單元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元計畫(vertical unit planning)目錄1 定義2 垂計畫的撰寫3 計劃書內容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垂單元計畫是指在一學科下而發展教學單元的方法,所要教學的內容是經過階層組織的或是有步驟順序的安排設計,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的計畫教學內容。垂單元計畫的內容是依次呈...
唾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嘴饞想吃東西。如:「小明看著櫥窗內的美食,不禁唾沫嚥,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後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水滸傳》第九回:「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禪杖,輪起來打兩個公人。」《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一個穿寶藍夾紗裰,兩人穿元色裰,都有四五十歲光景。」也稱為「襬」、「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筆不彎曲。如:「沿著這條路走,就可以到郵局。」
2.坦白、真實。《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你快說,何道賽兒躲在那裡?說,不關你事。」
3.眼神呆滯、失神。如:「他兩眼地瞅著那個人,木然地不說一句話。」《紅樓夢》第五七回:「無耐寶玉發熱事猶小可,更覺兩個眼珠兒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
4.整整的、連續不斷的。如:「他趴在書桌上,睡了一上午。」
5.副詞,真正;確實。《西遊記》第三四回:「當時大王將寶貝付與我們,教拿孫行者;今行者既不曾拿得,連寶貝都不見了。我們怎敢去回話,這一頓的打死了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條線與另一線或平面垂時,此線即為另一線或平面的垂線。也稱為「垂線」。
接知覺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知覺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吉卜森(J.J. Gibson)認為個人能夠在情境中從刺激結構特徵裡接獲得訊息,而不需要經過間接解釋的歷程。他認為光之於眼和聲之於耳都具有高度的訊息,而不必再加工或多方處理,個人便能獲得知覺。個人能夠輕易獲取訊息是因為個體能夠偵測出有次序或有關聯的一系列刺激;這些刺激不需加以處理,人就能接認知到訊息的特徵或屬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