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5.33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六道之一,也是八部眾之一。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惡神,常與忉利天交戰。梵語asura的音譯,意為非天。在佛教中認為雖屬天界,但無天人的德行,性情諂詐,所以稱非天,有的佛教部派將之從天道分出,獨立為一類。《雜阿毗曇心論》卷八:「有欲令阿修與天同趣,是故說言:『汝先是天。』」也稱為「不洒」、「非天」、「修」、「阿須」、「阿須倫」、「阿蘇」、「阿素」、「阿素洛」。
費茲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費茲傑(英文: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1月21日),簡稱史考特·費茲傑,中國大陸、港澳譯作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影響 生平 費茲傑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
藍尼河(Blue Nile Riv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瑪莉蓮˙賓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瑪莉蓮‧賓遜Marilynne Robinson 生平瑪莉蓮.賓遜(Marilynne Robinson)一九四七年生於美國愛達荷州北部。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布朗大學,主修宗教和文學創作,畢業後到法國Rennes城Univesite d'Haute Bretagne大學教授英文一年,在此開始醞釀她的長篇小說《管家》。後回美國繼續在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同時開始將論文的筆法和詩的文字大量隱喻,以其家鄉為藍本,終寫成小說《管家》,於一九八一年出版,榮獲美...
密歐與茱麗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英國莎士比亞所著的一齣悲劇。敘述兩個世仇家族的青年男女,因相愛卻不能成為眷屬而雙雙殉情的故事。劇情悽楚動人,感人心懷。西元一五九七年出版,曾多次拍成電影。或稱為《殉情記》、《鑄情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2~1970)英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其首要建樹在數學及邏輯領域。西元一八九○年入劍橋三一學院。歐戰時,因反戰而入獄。一九二○年到中國講學,是一位經驗主義、實證主義和物理實在主義者。著有《數理哲學大綱》、《哲學中的科學方法》、《政治理想》、《心的分析》等四十餘部。和英國懷德海(西元1861~1947)合著的《數理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1910~1913),成為邏輯史的第二個里程碑。一九五○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家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5~1969)字志希。浙江紹興縣人。北京大學史學系畢業,留學美國普林斯敦、哥倫比亞大學,於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法國巴黎諸大學研究。歷任清華、中央諸大學校長,駐印度大使、國大代表、考試院副院長、國史館館長等職。參與五四運動,鼓吹新文化,頗具影響力。著有《逝者如斯集》、《新人生觀》、《文化教育與青年》、《科學與玄學》等。
蘭夫人(Madame Ro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