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人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學識的前輩。晉.劉伶〈酒德頌〉:「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一朝,萬暮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大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通、亨
項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頸子。《抱朴子.外篇.清鑒》:「譬猶眼能察天,而不能周項領之閒。」
餘響遶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1>東之2>齊3>,匱4>糧,過雍門5>,鬻歌假食6>,既去而餘音繞梁欐7>,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
擊壤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堯時,老人於耕作之餘,擊壤歌詠,蒙受帝堯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漢.王充《論衡.藝增》。後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息風波,固皇圖,願見康擊壤歌。」
漢口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大陸地區,因地當漢水入長江之口而得名,為長江流域交通樞紐,舊有九省通之稱。今為平漢及粵漢鐵路終點,工商業發達。亦為桐油、木材、茶葉、藥材等大市場,是長江沿岸第二大商港。
飢餐渴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餓就吃,渴就喝。形容旅程的經過。亦可比喻旅行勞累。《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四更以後,各帶著隨身金銀物件出門。離不得飢餐渴飲,夜住曉行,迤𨓦來到州。」《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大隊人馬,各依隊伍而行。飢餐渴飲,夜住曉行。」
附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臨都邑城郊之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州首縣是西安縣附郭的,那縣宰與王教授時相往來。」
馬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兵所用的槍。與步槍相似而較短。《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彭排馬槍,斷截巷,偵邏縱橫,戈甲竟道。」也作「馬鎗」。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所」:#漢.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據《文選.卷二九.詩》引)1>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忽2>互相踰3>。風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過、超過。 (4) 風波:被風所播蕩。 (5) 隅:角落。〔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是時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稅綿絹。夔以郡初立,近以師旅之後,不可卒繩以法,乃上言曰:「自喪亂已來,民人失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