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1.5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述性知識藉由資訊加工過程得以獲得。根據資訊加工過程,將學習區分為九個不同階段,每階段的心理活動可視為學習的內部條件。與之相應,教學過程也可如此劃分,各階段教學活動是影響學習的外部條件。九個階段的學習與教學活動分別為:注意、期待、回憶已知的有關資訊、對新資訊的選擇性知覺、編碼、檢索與反饋、強化、反應與保持、保持與遷移。這些階段是連續與必須的,在教學中有些階段會相互組合,因此可將其歸納成:前三個階段為學習的準備,中間的四個階段是知識的獲得與作業,最後兩個階段為學習的保持與遷移。促進陳述性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要在三大階段中進...
社會認知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習得新的認知技能與策略,新學習的產生與鞏固極需社會情境中的同儕互動,尤其是模仿---社會認知論將之視為「學習」的同義詞。心理學理論致力於描繪人的行為模式,其中有許多理論採取單元決定論來分析行為,例如:行為主義學派主張單一元素---環境---能決定人的行為。一九五O年代,Bamdura提出三元交互決定論,主張個人、行為與環境三者具有交互影響力,其中任意二元素都有相互決定的可能性。所謂個體指的是個人的認知、情感、期望、信念、知覺、目標、意圖、甚至是腦神經的運作等內在心理歷程;環境則泛指所有的外來刺激;行為是個人心理歷程所產...
偏差與犯罪的社會控制手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施予刑罰,自由刑乃至最重的生命刑,其背後之理論乃是認為處罰之效果大於矯正。 合法化某些行為在早期被視為偏差,但長期下來該行為於社會、文化中的被接受度逐漸提高,或說行為普遍化,且未傷及個人利益或國家利益時,便可透過除罪化,使其行為免於被責罰。合法化通常適用於行為人兩造間相互合意的偏差行為,亦即無受害者犯罪,如:性工作者、,此類無明顯侵害個人權利或國家法益之行為。 疾病化當社會將原為犯罪的行為,保留其犯罪名義,但以其他非刑罰手段給予犯罪人處置時,就是疾病化,通常是針對未成年之犯罪或毒癮者,施予心理輔導及醫療戒治,來代替刑罰...
PDCA循環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階段重新規劃。PDCA循環圈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模式,完成某一個階段,緊接著是下一個活動的開始,可視為一種持續循環的過程。因此它是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隊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與推廣,對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圈裡。註1這四個階段是周而復始地進行,將未能解決的問題帶入下一個循環圈中,由於是有效且合乎邏輯的運作方式,試可用來作為品質管制的方法。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6-7,臺北市: 高等教育。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名男女同志在紐約舉行大規模遊行,紀念石牆事件,並要求同性戀的法律地位與權利。如今,石牆事件被同志們視為同性戀平權運動的發源。 同志驕傲日[Gay Pride]:1970年6月27日在紐約舉行的石牆週年紀念同志大遊行,將6月27日.28日兩天,定為[同志驕傲日]。 同志公民運動:同志也是全體公民的一員,理鷹享有與其他公民相同的權利,同志伴侶,也與異性戀伴侶一樣,應該受到保障。 Homosexual[同性戀]:早期性醫學為同性戀者所下的[病理性定義],但1975年4月9日,美國精神病學會正式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項目中...
道德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重於一切”的觀點看,海先生的做法是對的。如果單純從“藥商沒有同情心”的觀點看,海先生的作法也可能被視為是對的。柯爾伯格就是根據受試者對類似道德兩難問題的回答與解釋,轉化為分數,然後按分數由低而高以年齡為準,劃分為三期六階段,用以表示人類道德的發展。 三期六階段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道德兩難英文關鍵字:moral dilemma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84-86,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科目與教材(subject and subject matter)與教材是傳統的課程觀點,其將課程視為學校教授的科目,如國語、數學等、及學科的教材內容。雖然此觀點較保守,但卻支配著過去半世紀課程設計的工作(王文科,1998)。課程是經驗在這種主張下,課程不是知識、教材、內容、科目等這些計劃好的事物,其為學生與這些事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及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這即是所謂的經驗。因此,要了解學校課程並不單從文件觀察,最重要的是學生的經驗及其中產生的學習(黃政傑,2000)。課程是目標主張課程是一系列目標的組合,是受二十世紀初...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式教導孩子,故有「藤條燜豬肉」比喻此類體罰。造成明顯身心傷害的體罰,不論來自父母或教育人員,均會被視為虐待兒童的犯罪。但世界各國對後果不大的體罰看法則有不同。有些歐洲國家禁止一切形式的體罰,其他國家則允許父母進行輕微體罰(例如用手心抽打屁股)。 古中國中國古代的學塾盛行打罵教育,直到清末都很普遍。胡適〈慈幼的問題〉1文批評:「受很嚴厲的責罰,輕的打手心,重的打屁股。有許多小孩子身體不好的,往往有被學堂磨折死的,也有得神經病終身的。」周作人回憶錄《知堂回想錄》說:「現今的小學生從書房裡解放了出來,再不必愁因為讀書不記得,...
生存本能(Ero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w unities)的驅力,在性慾中,愛慾的出現是最為確定且無庸置疑的,佛洛依德因而將「生存本能」視為:「把兩種(性慾與愛慾)存有為了繁衍目標而聚在一起的力量。」然而,由於佛洛依德認為本能是融合性的,在現實實務中,性慾也同時包含某些死亡本能。佛洛依德從己身的男性、異性戀觀點,將性行為描述成一種攻擊動作(亦即插入動作),以成為最深度的親密。他認為所有的衝動,不管是性的,或非性的,都有類似的混合性質。 參考文獻呂俐安等譯(1998)。臨床心理學:概念、方法與專業 Clinical Psychology:Concepts,M...
前車之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的失敗,可作為後人的借鏡。參見「前車覆,後車戒」條。《鏡花緣》第九八回:「武五思命人把陽衍、章芹、文萁、文菘四個屍首送到文營,並勸文芸、章葒『早早收兵;若再執迷不醒,這四人就是前車之鑒。』」《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無奈經辦的人,一再失信於民,遂令全國民心渙散,以後再要籌款,人人有前車之鑒,不得不視為畏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