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08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聊勝一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聊,略微;籌,籌碼,計數的用具。聊勝一籌指稍微超過一碼,形容兩者相較之下,其中一方略顯強了一點。[例]你的技巧比他聊勝一籌。
統計的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濟學家未來想解決此問題,因而做了國勢調查,觀察國內的損害情況,以及未來可能的情形為何。另外在觀察統計數表時,也有助於學者進而分析其造成原因,因此對於實務上的官員而言,可透過數表因而想出更多的解決方案,且加上未來的預估,來推測此方案是否可行。(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統計的歷史英文關鍵字:History of statistics 參考資料註1 仲田紀夫/著。小學生數學大疑問,2001年初版,頁114~115。國際村文庫書店有限公司。
集合數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學生能正確寫出數字,例如念到5時,學生能順利寫出5的符號。 能數物之個數第一步則教導學生辨認正確的計數對象,例如一籃蘋果有幾顆,學生能正確數出蘋果之個數,而同時避免數到籃子的個數。接著教導學生能數出一個集合中的數字,例如1到5的連續數字。另外,上述完成後,則可在教導學生更快的數數方式,例如以兩個或五個為一數。 比較數的大小第一步使學生能了解兩個不同集合中的個數是否相等,並且教導孩童大與多或小與少的概念,因為許多孩童會認為,較大的物體及代表多的概念,因此老師因特別釐清此一概念,因此此一階段中,目標即讓學生不論看到集合中的...
數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數的數字。如:「這次進貨的總數碼多少?」
幄中運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運籌帷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運籌帷幄」的「籌」,是計數的器具。「運籌」,計算、謀劃之意。「帷幄」,軍旅中的帳幕。「運籌帷幄」是指在軍帳中出謀策劃。《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記載,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英雄四起,最後形成劉邦與項羽兩人楚漢相爭的局面。垓下一戰,項羽兵敗,後於烏江自刎而死,劉邦成為天下之主,因而開啟漢朝的時代。局勢穩定之後,漢高祖劉邦在雒陽南宮款宴群臣,向諸臣說:「今天我為什麼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卻會失敗呢?」大臣高起和王陵便回答說:「陛下您在部下建功後,能論功行賞,與人同利,不會藏私,項羽卻不是如此。他嫉妒有能力的人,對待有功者不但不賞賜,反而傷害他們,不願與人...
不可擢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擢髮難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擢髮難數」指拔下滿頭的髮來作為計量犯罪的工具卻仍不夠,形容難以計數。戰國時魏人須賈,有一次帶著范雎出使齊國,齊襄王讓身為魏國中大夫的他苦等數月,遲遲不肯召見,反而因為賞識范雎的口才和學問,對范雎極為禮遇,送了許多財物和酒食。齊襄王此舉讓須賈非常惱怒,回到魏國後,他便指控范雎與齊國私通,有賣國的意圖,范雎因而被捕,並遭到毒打,差點兒性命不保。范雎死裡逃生後設法投奔到秦國,改名為張祿,憑著過人的才智與謀略受到秦昭王重用,成為秦國宰相。而魏國一直以為范雎已死,完全不知道張祿便是范雎,所以在秦昭王準備發兵攻打魏國時,魏王便派了須賈到秦國和談。須賈到了秦國後...
零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千、百等為完整計數外的餘額。如「一千零五十」的「五十」、「一百零二十八萬」的「二十八萬」等。如:「這套衣服你肯扣掉零數的話,我就買。」也稱為「零兒」。
首為屈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首屈一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般人如彎屈手指來計數時,習慣上都會先彎下大拇指。大拇指是五指中的第一指,因此常用來表示名次第一或最出眾、最優秀的意思。宋代高斯得〈次韻不浮弟自金陵相過〉詩有「此花當屈第一指,徐娘風情猶可喜」之句,已用「屈第一指」來表示最好、最佳的意思。這兩句詩是說此花本是最漂亮的,即使略見凋殘,依然像徐娘半老般,風韻猶存。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況且字緣名起,自古已然。千古首屈一指的孔聖人,便是一位有號的。」這裡的「千古首屈一指的孔聖人」,就用「首屈一指」的成語來形容孔子的聖德。
法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天平稱物時用來計算重量的標準器。《通俗編.器用》:「是以計數之物為馬也,今俗猜枚之物,謂之拳馬,賭博者以物衡錢,謂之馬子,交易以銅為法,衡銀輕重,謂之法馬,皆屬計數之意。」也作「法碼」、「砝碼」。
擢髮不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擢髮難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擢髮難數」指拔下滿頭的髮來作為計量犯罪的工具卻仍不夠,形容難以計數。戰國時魏人須賈,有一次帶著范雎出使齊國,齊襄王讓身為魏國中大夫的他苦等數月,遲遲不肯召見,反而因為賞識范雎的口才和學問,對范雎極為禮遇,送了許多財物和酒食。齊襄王此舉讓須賈非常惱怒,回到魏國後,他便指控范雎與齊國私通,有賣國的意圖,范雎因而被捕,並遭到毒打,差點兒性命不保。范雎死裡逃生後設法投奔到秦國,改名為張祿,憑著過人的才智與謀略受到秦昭王重用,成為秦國宰相。而魏國一直以為范雎已死,完全不知道張祿便是范雎,所以在秦昭王準備發兵攻打魏國時,魏王便派了須賈到秦國和談。須賈到了秦國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