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26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馳風掣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高下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大權,任意賞罰。《晉書.卷九八.王敦傳》:「身欲北渡,以遠朝廷為名,而密知機要,潛行險慝,進人退士,高下任心,姦狡饕餮,未有隗比,雖無忌、宰嚭、弘恭、石顯未足為喻。」也作「高下在心」。
獻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飲酒時,賓主相互敬酒。唐.朱灣〈奉使設宴戲擲籠籌〉詩:「獻酬君有禮,賞罰我無私。」
懲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邪惡懲戒,以勸勉人為善。參見「懲惡勸善」條。《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信賞罰以驗懲勸,糾游戲以杜姦邪。」
2.賞罰。《晉書.卷七○.應詹傳》:「懲勸必行,故歷世長久。」《舊唐書.卷七八.于志寧傳》:「著懲勸於簡牘,垂褒貶於人倫。」
風馳電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威福由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賞罰大權掌握在手中,作威作福任由自己。比喻倚勢弄權。《新唐書.卷一一七.劉禕之傳》:「吾死矣。太后威福由己,而帝營救,速吾禍也!」《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也作「威福自己」。
功過相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立的功勞和所犯的錯失,互相抵免,不加賞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使君縱然行善,只好功過相酬耳,恐不能獲福也。」
振裘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掌握事物的要點。漢.楊倫〈上書案坐任嘉舉主罪〉:「臣聞春秋誅惡及本,本誅則惡消;振裘持領,領正則毛理。」《南齊書.卷五六.倖臣傳.史臣曰》:「長主君事,振裘持領,賞罰事殷,能不逾漏。」
威福自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賞罰大權掌握在手中。作威作福任由自己。比喻倚勢弄權。《周書.卷二一.尉遲迥傳》:「挾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賞罰無章。」也作「威福由己」。
辭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周禮.地官.小司徒》:「聽其辭訟,施其賞罰。」《漢書.卷六.武帝紀》:「諸逋貸及辭訟在孝景後三年以前,皆勿聽治。」也作「詞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