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寒而栗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ˋ漢語拼音︰bù hán ér lì釋義︰即「不寒而慄」。見「不寒而慄」條。 01.《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為治。」(源) 02.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四》:「人而有知也,升是堂者,將見其不遡而僾,不寒而栗。」 參考詞語︰不寒而冽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ㄝˋ漢語拼音︰bù hán ér liè釋義︰即「不寒而慄」。見「不寒而慄」條。 01.明.袁宏道〈鄭母節行始末〉:「閨門之內,不寒而冽,課子克家有聲,古烈女所載,無以過也。」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史.卷一五○.何實列傳》:「使實帥師四千,取燕南、齊西之地,首擊邢州,徇趙,取魏鄴,下博關,……勢如破竹。」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並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灑脫不受約束的樣子。俶,音 ㄊ|ˋ 。 (3) 叔夜:嵇康(西元233∼262),字叔夜,三國魏譙人。博學有奇才,不與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好老、莊之學,擅四言詩。與山濤、阮籍等人為友,世稱「竹林七賢」。後為司馬昭所害。 (4) 俊俠:英俊有俠氣。 (5) 安仁:潘岳(?∼西元300),字安仁,西晉中牟人。美姿儀,出洛陽道,婦人嘗縈繞投果。為文詞藻絕麗,尤長於哀誄,有悼亡詩,為世傳誦。後孫秀誣以謀反,族誅。亦稱為「潘河陽」、「潘安」。
興致勃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勃勃,旺盛的樣子。興致勃勃形容興趣濃厚。《鏡花緣》第五六回:「到了考,眾人以為緇氏必不肯去,誰知他還是興致勃勃。」也作「興致勃發」。
八拜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古時因為對父執輩需行八拜禮,所以朋友若相交親密如同手足,經過約定,互視對方父執如同自己的親人,即可稱為「八拜之交」。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也稱為「八拜為交」、「金蘭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對別人女兒的敬稱。通「嬡」。如:「令愛」。唐.裴同亮〈唐故清和夫人張氏墓誌銘序〉:「夫人張氏,府君賈秀曾孫,游擊利休之愛。」
世外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22>,處處誌23>之。及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24>。未果,尋25>病終。後遂無問津26>者。 〔注解〕 (1)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 (2) 武陵:晉名,在今湖南省常德縣境。 (3) 緣:沿、循。 (4) 夾岸:水流的兩岸。 (5) 落英:落花。 (6) 髣髴:似乎、好像。 (7) 纔通人: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 (8) 豁然開朗:形容開闊明亮。豁,開朗、寬敞。見「豁然開朗」。 (9) 平曠:平坦空曠。 (10) 儼然...
好事多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小說.菩薩蠻》那新荷姐生得眉長眼細,面白脣紅,舉止輕盈;手拏象板,立於筵前唱起遶梁之聲。眾皆喝采。王又教可常做新荷姐詞一篇,還要〈菩薩蠻〉。可常執筆便寫詞曰:「天生體態腰肢細,新詞唱徹歌聲利。出口便清奇,揚塵簌簌飛。主人恩義重,宴出紅妝寵。便要賞新荷,時光也不多。」王越加歡喜至晚席,散著可常回寺。至明年……王折(拆)開看,又是〈菩薩蠻〉詞一首:「去年共飲菖蒲酒,今年卻向僧房守。好事更多磨,教人沒奈何。主人恩義重,知我心頭痛。待要賞新荷,爭知疾愈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建立、設立。《墨子.明鬼下》:「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史記.卷五.秦本紀》:「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