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蟬脫殼」是指蟬的成長過程中,會蛻變脫去外殼。殼留下來,但蟬已飛走。可以用來比喻人利用假象以脫身。在《三國志平話》卷上就利用到此句成語:董卓廢殺少帝後,立獻帝,因專制朝政,所以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強的共憤,紛紛起兵反對董卓。各方人馬以袁紹為盟主,長沙太守孫堅被任命為討卓聯軍的先。袁紹堂弟袁術因妒忌孫堅勇猛善戰,故意不發糧草給孫堅,造成孫堅軍中因缺糧而大亂。董卓義子呂布知道後,夜襲孫堅軍營,孫堅大敗。孫堅與部將突圍而逃,呂布緊追不捨。孫堅急中生智,將袍甲掛在樹上,呂布追兵遠遠望見孫堅袍甲,但因畏懼孫堅英勇不敢近前,只有遠遠用箭亂射。後來不見動靜,近看,才知中計,孫堅早已脫身逃走。
再接再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甘肅通志.卷四九.藝文》引唐龍〈紅石峽歌〉:「出入不避豺狼,健兒鼓行一當百。猛將橫槊氣如虹,再接再厲敵膽落。」
一波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書法中一捺筆需轉換三次方向,筆勢曲折變化。語本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後用以比喻事情進行曲折多變,很不順利。如:「這樁婚事一波三折,真是好事多磨。」亦形容文章結構的跌宕起伏多變化。如:「韓文公的議論文章,布局一波三折,文氣充沛。」也作「一筆三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鈍、不利。漢.賈誼〈治安策〉:「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封神演義》第四二回:「若得勝之時,乘機劫營,先挫其,後面勢如破竹,聞仲可擒矣。」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自身的利益,阿諛美化王莽的新政;但也有人認為,揚雄是藉著秦朝滅亡的例子來諷諫王莽。兩面評價,可謂針相對。在〈劇秦美新〉中,揚雄讚美了王莽能夠效法上古堯、舜、商、周的美好制度,訂定了完善嚴密的法令,因此得到上天降下的種種祥瑞,恩澤遍及全民。後來「金科玉律」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出現「金科玉律」的書證如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黃籙齋〉詞:「金科玉律,雲篆瑤章,先萬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困。《文選.諸葛亮.出師表》:「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宋.蘇軾〈留侯論〉:「高祖忍之,養其全,以待其弊。」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嘔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1>夫立意之士,務欲造奇,每馳心2>於玄默之表3>;工辭之人,必欲臻美4>,□溺思5>於佳麗之鄉6>。嘔心吐膽,不足語窮7>;鍛歲煉年,奚能喻苦?故能藏穎詞間,昏迷於庸目;露文外,驚絕乎妙心。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李商隱〈李賀小傳〉。 (2) 馳心:專注心神。 (3) 玄默之表:指玄妙幽遠的意念。 (4) 臻美:達到完美。 (5) 溺思:挖空心思地思考。 (6) 佳麗之鄉:指美麗的詞句。 (7) 嘔心吐膽,不足語窮:用「嘔出心,吐出膽」都還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參考資料〕 唐.李商隱〈李賀小傳〉(據《全唐文.卷七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頭者。如:「前驅」、「先驅」。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初試啼聲,初露頭角,初露芒,涉世未深反義:老成持重,老馬識途辨似: 茅,音ㄇㄠˊ。茅廬,即草屋。不可寫作「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