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3《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朕既不明,變異數見,歲比不登,食廩空虛,百姓飢饉,流離道路,疾疫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盜賊並興,群職曠廢,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 2、「失所」:#漢.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據《文選.卷二九.詩》引)1>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忽2>互相踰3>。風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過、...
避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避免觸犯忌諱。《淮南子.要略》:「言終始而不明天地四時,則不知所避諱。」《紅樓夢》第三四回:「那起小人的嘴有什麼避諱,心順了,說的比菩薩還好;心不順,就貶的連畜生不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糊塗不明事理。如:「昏聵」。唐.皮日休〈耳箴〉:「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愚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無知,不明事理。晉.郭璞〈蚍蜉賦〉:「伊斯蟲之愚昧,乃先識而似悊。」《舊唐書.卷一三八.賈耽傳》:「臣雖愚昧,夙嘗師範,累蒙拔擢,遂忝臺司。」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卡爾·馬克思|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弗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闇眛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在夢、口誤、神經病徵、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構建等,這些看起來全然難解、無理、和無意義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檢視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對言之,在工作活動、政治哲學、制式社會行為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純然專斷和怪異的元素)。 佛洛伊德從言談治療引進創新的言說技術,藉...
莫須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怕有、也許有。《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後用來比喻誣陷的事情。《聊齋志異.卷四.田七郎》:「殺人莫須有!至辱詈搢紳,則生實為之,無與叔事。」
曙光乍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曙光,清晨的日光;乍,突然。曙光乍現比喻事情在混沌不明中突然出現一線光明、一絲希望。如:「在警方鍥而不捨的追查下,這件懸案終於曙光乍現。」
光明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懷坦白,言行正派。《朱子語類.卷七三.易.鼎》:「聖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須是先理會個光明正大底綱領條目。」《西遊記》第三七回:「我本是個光明正大之僧,奉東土大唐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者。」也作「正大光明」。
身敗名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蔣予蒲見理不明》:「樹勛不足譏,侍郎輩讀書入官,徒以見理不明,禍福生死之心,擾擾於方寸,而邪說得以乘其虛,至身敗名裂而後已。可不懼乎?」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姦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注解〕 (1) 妾: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2) 屬:音ㄓㄨˇ,連接。 ◎2《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鼂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孝文帝,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