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8.7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好整以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軍隊步嚴整,從容不迫。語本《左傳.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於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後多以形容在紛亂、繁忙中顯得從容不迫。《孽海花》第二五回:「在這種人心皇皇的時候,珏齋卻好整以暇,大有輕裘緩帶的氣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樹幹高大且樹枝往上盤旋的。《說文解字.夭部》:「喬,高而曲也。」《詩經.小雅.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桓〉,講武類禡也。〈桓〉,武志也。」類、禡,皆師祭也。指武王將欲殷,治兵祭神,然後克紂。至周公、成王太平之時,詩人追述其事以頌武王之功。桓者,威武之志。言講武之時,軍師皆武,故取桓字名篇。本章三句為:「綏萬邦,婁豐年,天命匪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自誇、自負。如:「自矜」。《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其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其、他的。《武王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四.談異五.女化男》:「乃以聘禮還之夫家。」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保:教輔太子之官職。 (10) 周公:姬旦(?∼西元前1105),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武王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監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11) 阿衡:伊尹,名摯,商初賢相,生卒年不詳。輔湯桀,滅夏,遂王天下,湯尊之為阿衡。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卒時,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禮。 (12) 亡:音ㄨˊ,通「無」。 (13) 闇:音ㄢˋ,不了解。 (14) 陰妻邪謀:指宣帝即位後,立原配許氏為后。霍光妻欲其小女為后,派人毒殺許后。霍光知情後,祕而不報,仍送其女進宮,使帝立其為后。 (15) 湛溺...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仇」:《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1>。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2>。 〔注解〕 (1) 同袍:戰袍共同穿用。表示與民同欲。 (2) 同仇:一起征仇敵。表示與民同怨。 2、「敵愾」:《左傳.文公四年》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荅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1)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曹操帶領著大軍要去討張繡,走到半路,因為天氣十分炎熱,又找不到水源,身上揹著沉重行囊的士兵個個都又渴又累。此時足智多謀的曹操,心生一計,就對士兵們說:「弟兄們,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結滿了又酸又甜的果實,可以生津解渴。」士兵們聽到之後,每個人腦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帶著甘甜的味道,嘴裡不由自主的生出津液,精神為之一振,不再感到口渴。曹操藉此終於找到水源,解除部隊沒水喝的窘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望梅止渴」,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載:春秋時,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由於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他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發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屍骨。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載:在中國漢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時時侵擾邊境,一直是朝廷最為擔憂的強大外患。西漢武帝時,匈奴派人到漢朝來議和,朝中大臣王恢因為曾多次在邊境為官,深知匈奴的反覆無常,所以反對議和,主張用兵。而當時朝中另一大臣韓安國卻贊成議和,他認為漢朝軍隊若要討匈奴,必須長途跋涉,一旦經過長距離的遠征,無論是多麼威武勇猛的軍隊,必定已是人困馬乏。就像是從強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盡頭就毫無力道,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