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5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劉備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討孫吳,兵敗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輔助後主劉禪,立志光復中原。曾上奏章(《文選》稱為〈出師表〉)予後主說:「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還有侍衛的大臣和忠勇的將士肯為國家效力,是因為他們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
白駒過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七回中,蜀漢名將姜維曾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姜維跟隨諸葛亮北四次,以一統中原為志業,此話中便表達出他的急切,似乎唯恐時間過得太快,志業未竟而身先死。後來在《金瓶梅詞話》第二回中亦有:「白駒過隙,日月攛梭,纔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同樣是用「白駒過隙」來說時光流逝、時令變遷之疾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同「歟」。《楚辭.屈原.漁父》:「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漢.王充《論衡.刺孟》:「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與?』」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有病不肯上朝,有人趁機進讒,說文種將起事作亂,越王就賜一柄劍給文種,告訴他說:「你教我七種政策去討吳國,我只用了三種,而吳國已經敗亡了,請你替我去追隨死去的先王,讓他也試試你的妙計吧!」文種只好自殺了。范蠡為什麼會勸文種呢?原來,他早就看出越王是個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樂的人,所以他在信中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相似,相反詞相似詞:鳥盡弓藏、忘恩負義、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相反詞:崇功報德、論功行賞 5.例句他這個人不能共享安樂,你還是別為他賣力,免得落到「兔死狗烹」的下場。
罄竹難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法。案:前者是漢臣朱世安被誣諂下獄時,上書揭發丞相公孫賀父子作惡多端所用之語;後者則是隋人李密欲討隋煬帝,檄文中用以形容煬帝罪大惡極之語。這兩段文字都是描述罪狀之多,難以記錄。不過與《呂氏春秋》同期的文獻《孫臏兵法》,在〈奇正〉篇中有「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這樣一段話,指兩軍相爭時,要讓我軍處於必勝條件下的方法有許多種,即使用盡楚、越兩地的竹子都寫不完。則「難書」一語,並非指亂象,也非指罪狀。可知最初「罄竹難書」一語並無負面義,只是後來一般引用此語時,多只用以形容罪狀之多。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楚主將公子側(?∼西元前575),春秋時楚國人。事莊王為司馬。晉楚邲之戰時,為將,大敗晉師。晉人鄭,共王援救,使子反將中軍,戰於鄢陵。王之目受傷,召子反謀劃,醉而不能見,楚師遂宵遁,後子反為共王責而自殺。 (3) 宋:國名。周朝分封微子之地。約位於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 (4)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5) 平:媾和、和好。 (6) 華元:春秋時宋人,生卒年不詳。歷事宋文公、共公、平公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於共公十年,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趙孟頫《松雪齋文集.卷一○.章佩丞黑黑封贈三制》:「朕聞明莫明於審勢,愛莫愛於保民。……大智若愚,沉幾先物。」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董昭》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引三國魏.董昭〈議丞相進爵九錫與荀彧書〉:「今曹公遭海內傾覆,宗廟焚滅,躬擐甲冑,周旋征,櫛風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為百姓除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語詞,無義。通「唯」、「維」。《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韌、不柔和。《淮南子.主術》:「木強而斧之。」《漢書.卷四二.張蒼等傳.贊曰》:「周昌,木強人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