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41 ms
共 7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倡導。通「倡」。《南史.卷一五.傅亮傳》:「我首唱大義,興復皇室。」
|
心滿意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安漢」、「宰衡」之號及封莽母、兩子、兄子,皆豐等所共謀,而豐、舜、歆亦受其賜,並富貴矣,非復欲令莽居攝也。居攝之萌,出於泉陵侯劉慶、前煇光謝囂、長安令田終術。莽1>羽翼已成2>,意欲稱攝3>。豐4>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
|
勢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至』作『大王』。」大王,即指楚威王。
(6) 從親:聯合親鄰之國。從,音ㄗㄨㄥˋ,合從。即蘇秦倡導聯合楚、齊、燕、韓、趙、魏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謀策。因六國地處南北,故名「合從」。 ◎2《戰國策.楚策一》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主嚴以明,將知以武。雖無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
|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故鍾鼓竽瑟之音不絕,地可廣而欲可成;和樂倡優侏儒之笑不之,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曰衛鞅之始與秦王計也,謀約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謀成於堂上,而魏將以禽於齊矣;衝櫓未施,而西河之外入於秦矣。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
|
鼓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倡鼓動。如:「鼓吹革命」。
|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琅琊臨沂人。他的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的豪門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為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名聞於世,是東晉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琅琊王氏在東晉可謂權傾一時,熾盛隆貴。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裡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
|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性別社會學|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洋文化|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第二性|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服膺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如陰莖欽羨與閹割|進行閹割等術語,描...
|
現實治療理論(reality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實治療法是美國精神科醫師葛拉塞(W. Glasser)1965年所倡議,它的基本精神是我們要為自己所選擇去做的事負責,我們可能是我們過去的結果,但卻並不是過去的受害者,除非我們自己選擇如此。此派治療理論認為所有的問題都發生在現在,因此,現實治療花很少時間去談過去。現實治療以案主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表現為治療對象,重點在於協助案主面對現實的態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了解只有自己負起應負的責任,才能獲得滿足的道理。換言之,現實治療理論在精神上是秉持著「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看法。它們認為人們只要願意為某個目標努力,就可以有所改...
|
自告奮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動請求擔負冒險犯難的事。《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這饒守原本只有這一個兒子,因為上頭提倡遊學,所以他自告奮勇,情願自備資斧,叫兒子出洋。」《孽海花》第二五回:「海軍必要個有膽識不怕死的人,何太真既然自告奮勇,何妨利用他的朝氣。」
|
存在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擇的決定是很嚴重的事情,個人對於選擇決定的行動所產生之後果要負責任。在教育影響上,重視學生獨特個體,倡導全人教育理想。教育在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師生間關係該如巴爾(Buber)所提「我與汝(I-Thou)」的關係,非是我與物(I-It)的關係。教師要把學生當人,非是物。師生均為主體,教師不該以權威凌駕學生,應與學生進行對話討論,讓學生透過課堂提問了解自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