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2.5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埃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消亡,有如塵埃之泯滅殆盡。《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鄭玄》:「自秦焚六經,聖文埃滅。」宋.樓鑰〈荊門軍義勇甲仗庫記〉:「民居多茅茨,萬一延燔,則又將埃滅而無餘矣。」宋.王庭珪〈挽徐子平〉詩其一:「堆窗史傳千張紙,過隙光陰一轉輪。富貴掀天亦埃滅,今時何必歎斯人。」
孔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的思想、學說。南朝宋.謝靈運〈辨宗論.答法勖問〉:「倚孔教者,所以潛成學聖,學聖不出六經。」《晉書.卷四九.阮籍等傳.贊曰》:「老篇爰植,孔教提衡。各存其趣,道貴無名。」
傷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漢朝張機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張機死後,書散佚不全,晉王叔和為之蒐集整理,取其專論傷寒部分,輯為《傷寒論》,六篇十章。全書主以六經辨證治急性熱病,為方書之祖。
逸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經皆置博士,凡出自民間,不列入學官的,皆稱為「逸經」。《漢書.卷一二.平帝紀》:「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曆算、鍾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
江河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河奔流於陸地上。比喻事物習性出自天然,不可變易。清.鄭燮〈焦山別峰庵雨中無事書寄舍弟墨〉:「雖有些零碎道理,譬之六經猶蒼蠅聲耳。豈得為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哉!」
秦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秦始皇焚書成灰。元.郝經〈秋興〉詩:「六經依舊垂天地,千載秦灰散劫空。」
格高意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的風格高雅,意境深遠。宋.王禹偁《小畜集.卷一九.送丁謂序》:「去年得富春生孫,何文數十篇,格高意遠,大得六經旨趣。」
灰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東西完全燃燒後所留下來的殘餘物。《續漢書志.第一○.天文志上》:「秦燔詩書,以愚百姓,六經典籍,殘為灰炭,星官之書,全而不毀。」
沈日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與陳克家、陳壽熊皆師姚樁,「得聽夕聞教者凡三載」。二十九年,奉姚樁命從事《國朝學案》。晚年益涵濡六經,以詩古文詞聞於世。觀點:期為文盡得桐城方苞、姚奈之傳,才氣宏肆,「提管能縱其意之所之,而變化曲伸,與道大適」著作:著有《受恒受漸齋集》六卷評論:「不肯於經義,先生(葉鑄唐)手書戒之。曰富心不服,上書言為學當務博綜,不宜斤斤占毕。」晚年益涵濡六經,以詩古文詞聞於世。
稠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疊。南朝宋.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夫六經彪炳,而緯侯稠疊;孝論昭晰,而鉤讖葳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