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稱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歌功頌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朝傳至古公亶父時,才正式建國,立國號周。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施行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中的薰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給他們。隨後又再度侵擾,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疆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
翫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還是持續出兵攻打,劉虞一方面擔心他用兵無度,任意發動戰爭,一方面又怕他勢力過大掌控不住,所以不讓他再度出兵。就這樣兩人結怨愈來愈深,最後劉虞發兵攻打公孫瓚,結果兵敗,被誣陷想要謀反而遭處斬。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窮兵黷武」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恣意運用兵力,發動戰爭。
再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再度出世,重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到前所耕地界處,再三辨悉,那些看的人及他父母,明知是耕者再世,嘆為異事。」
民生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靈塗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載: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大敗,姚萇趁機叛變殺死苻堅,並且在長安稱帝建立後秦;同一時間,慕容垂也自立為王,建立後燕,原本統一的北方政權再度分裂。這時幽州刺史王永,擁戴苻堅的長庶子苻丕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晉陽即位,並且向州郡發出文書聲討姚萇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檄文中說:「天下動亂,外族入侵,先帝苻堅死在賊人手上,京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
創傷兒童(Traumatized_childre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會有以下症狀:1. 過度警覺:暴露於與創傷事件相似的情境時,會出現強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應。2. 再度體驗:會產生仿佛創傷事件又發生的感受和行動、有關創傷事件的侵入性思想、產生該事件相關的噩夢。3. 逃避:逃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思想或感覺、無法回憶該事件、與家人和朋友疏離。 創傷兒童之治療適合創傷兒童的治療方式包含創造性藝術治療、遊戲治療……等等。對年幼的創傷兒童而言,創造性地表達提供了許多涵蓋創傷素材的管道,可以提供控制感以控制恐懼感和侵入性記憶,也可以重演與創傷經驗相關的感覺和經驗,幫助孩子宣泄情緒,進而放鬆和復原。...
懸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漢太守羊續,有人送他生魚,他將魚掛在中庭,下次再送時即指懸掛的魚,以杜絕再度送禮。見《後漢書.卷三一.羊續傳》。後即以懸魚比喻清白廉潔。宋.徐積〈和路朝奉新居〉詩一五首之六:「愛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舊懸魚。」
舊疾復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患過的疾病如今再度發作。如:「痛風患者只要飲食不當,便會舊疾復發,疼痛難挨。」《說岳全傳》第七○回:「且說這日秦檜退入私衙,神思恍惚,舊疾復發。」
望眼應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浣花草堂」。後來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擔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稱為杜工部。嚴武死,他失去憑藉,又再度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後來他攜家離開四川欲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有《杜少陵集》。這首〈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詩,是杜甫送好友賈至及嚴武的詩。當時賈至因事被貶岳州司馬,嚴武也因事被貶巴州刺史,杜甫藉此詩表示對友人遭貶的惋惜。詩中並且自傷失官窮老的淒涼,與舊友分散各地的苦悶,因此每日盼望與老友相見,眼睛都快望穿了。詩中的「眼穿」和「腸斷」都是一種夸飾的修辭技巧,「腸斷」表示極度的傷心,「眼穿」表示極度的盼望。後來「望眼欲穿」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
鍾曉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任電影《鐵三角》(林嶺東導演的一段)的編劇。經過十年封筆,鍾曉陽於2007年09月開始在香港報章上再度執筆刊載散文作品。作品《停車暫借問》於2001年被改編為電影,又名《煙雨紅顏》 (台灣版),導演劉德凱,江平、楊海薇、吳兵編劇,演員張信哲、周迅、邱心志、徐晶。上海電影電視集團及台灣鑫鈺影視有限公司出品。 觀點「三三」集團取「正當少年,天地也要驕縱三分」的意。書寫的題材是炎黃歷史、神州血淚;大時代和小兒女雜糅;文字特色是嫵媚又鄭重,影響其風格的主要人物之一有胡蘭成,當然在文壇都稱「三三」是「張系嫡系傳人」。其中的核心人...
伊能嘉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研究分為九族。(註2)除了調查原住民以外,伊能嘉矩也開始對漢人歷史產生興趣,明治39年(1906)再度受總督府之命,編纂《理番誌稿》。兩年後因故回到日本,但仍持續進行臺灣研究,並且熱衷於故鄉的歷史與民俗研究。明治42年(1909),伊能嘉矩完成《大日本地名辭書序編─台灣篇》;大正11年(1922)總督府設立「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聘請伊能嘉矩撰寫清代臺灣歷史,這就是後來對臺灣史研究影響重大的《台灣文化志》。(註1,2)大正14年伊能嘉矩因舊病復發而亡,享年59歲。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