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8.38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物多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廣。《後漢書.卷四五.袁張韓周列傳.周榮》:「蘊櫝古今,物多聞,三墳之篇、五典之策,無所不覽。」《晉書.卷五一.列傳.王接》:「接遂詳其得失。摯虞、謝衡皆物多聞,咸以為允當。」
多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資料傳輸的代碼,以五個二進制位元表示一個字符。多碼多用於電傳打字機之資料傳輸。
淄煤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東省的山、淄川兩縣,煤礦儲量甚豐,出產的煙煤品質亦佳,故合稱山煤礦與淄川縣的黌山煤礦為「淄煤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蓄積富厚。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南陽有人,為生奧,性殊儉吝。」
2.深奧廣。《明史.卷二八八.文苑傳四.瞿九思》:「九思學極奧,其文章不雅馴,然一時嗜古篤志之士亦鮮其儔。」
中國軍事物館(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軍事物館是大陸地區陳列與研究中國革命軍事歷史的設施,全稱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物館」。館址在北京西郊。一九五九年八月建成,次年八月一日正式開放。內設六個展覽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館(1927年8月~1937年7月)、抗日戰爭館(1937年7月~1945年8月)、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館(l945年8月~1949年10月)、保衛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館(1949年~)、兵器館以及朱德、彭德懷、賀龍、陳毅、羅榮桓的業績展覽。其中「抗日戰爭館」曾經重大調整和補充,力求展示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歷史,對由國民黨軍隊承擔正面戰場的重大戰役、國民黨軍政人員在抗戰中流血犧牲的業績,以及眾多無黨派人士、知識分子...
  中國自然科學物館協會是大陸地區研究和發展科學物館事業的群眾性學術團體,成立於一九八○年十一月。歸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其宗旨為努力發展本國的自然科學物館事業,繁榮學術研究,推進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準。協會下設物館學理論研究會及物館技術委員會;並編輯出版〔大自然〕雜誌。
國立自然科學物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自然科學物館位於臺中市館前路,是行政院於民國六十六年(1977)九月公布的國家十二項建設文化建設計畫中三座科學物館最先實現的一座。自民國七十年設立籌備處起,至民國八十二年對外開放止,歷經十二年餘建館完成。該館的規模宏大,包含的內容亦廣,符合國際上重要科學物館的水準,以發揮科學物館的社教功能為職志。該館的設立目標有二:(1)闡明自然科學之原理與現象,啟發社會大眾對科學之關懷與興趣,協助各級學校達成其教育目標,進而為自然科學的長期發展建立基礎;(2)收集全國代表性之自然物標本及其相關資料(包括人類學遺物),以供典藏、研究,並為展示及教育之用。故該館之主要功能為蒐藏、研究、展示及教育...
而能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能約」源於孟子所主張的「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南宋朱熹亦曾提出讀書要由入約的步驟,對此特別充分加以論述。清代學者章學誠(1738~1801)又提出「而能約」,指讀書求學應當注重學,進而把廣的知識,蘊釀統整為精要而有系統的心得;可說是傳統儒家對讀書求學的一般看法。
  章氏認為讀書求學有「功力」和「學問」這兩個層次或階段;「功力」是指知識的累積,「學問」是指個人基於學識而形成的思想。讀書求學應從「功力」出發,由努力成為習慣性的努力不懈,所學自然基礎穩固,「功力」增進。但「功力」並不等於「學問」,必須把「功力」統整、內化為個人的思想,才成為「學問」。把「功力」內...
故宮物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附錄-地名-文教處所)
國立歷史物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四十四年十二月四日籌設於臺北,隸屬於教育部。以教育性質為主旨,掌理本國歷史文物、美術品的蒐集、展覽及有關業務的研究考訂等事宜。設有研究、典藏、展覽等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