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82.51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道。《易經.乾卦.彖曰》「明終始,六位時乘,時承六龍以御天」句下三國魏.王弼.注:「乘變化而御器。」唐.孔穎達.正義:「器,謂天也。」
2.寶物。比喻重要的事物。《左傳.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臨魯國,鎮撫其社稷,重之以器,寡君敢辭玉。」《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兵者,帝王之器,古今所不能廢也。」
3.比喻國家、帝位。《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自陛下嗣守元符,體臨器,聖神獨斷,謀諫莫從。」
4.才能。《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今公蘊才、抱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
5.有才能、有出息的人。《醒世恆言.卷二八.吳衙內鄰舟赴約》:「又誇揚吳衙內青年美貌,學問廣博,許多好處,將來必是個器。」
瘦死的駱駝比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有錢人家縱使變窮了,還是比本來就窮的人家有錢。《紅樓夢》第六回:「噯!我也是知道艱難的!但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憑他怎麼,你老拔根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吃一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驚訝意外。《糊塗世界》卷一一:「伯旦心裡吃一驚,急的直跳起來。」也作「喫一驚」。
事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事小」出於〔孟子‧梁惠王下〕,是齊宣王請教孟子結交鄰國的方法時,孟子所說的話;原文是,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能以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放(太)王事獯鬻、勾踐事吳。以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 ,于時保之。』」
  孟子回答齊宣王的問題說,一個賢德的君王,因為他的仁心寬宏惻怛,沒有計較小強弱的私心,加上不忍心見天下混亂、人民痛苦,所以即使小國不恭敬,也能包容涵蓄,所謂「聖人道濟天下無不容」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不會跟小國計較,更不願意發兵攻打他們,甚至還...
江東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闊的江水向東奔流而去。比喻時光流逝不復返。宋.蘇軾〈念奴嬌.江東去〉詞:「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冠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冠鷲 Spilornis cheela1.1 基本資料1.2 型態特徵1.3 生態習性1.4 面臨問題1.5 善鳴的鷹科1.6 不早起的老鷹們1.7 如何辨認飛行中的冠鷲1.8 關鍵字1.9 參考書目 冠鷲 Spilornis cheela 基本資料分類:鷲鷹目,鷲鷹科別名:蛇鷹、蛇雕體長
學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學治國的方法。《禮記.學》:「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張旗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模地擺開旗鼓、陣勢。用於形容規模、聲勢浩。《孽海花》第三○回:「再嫁呢?還是住家?還是索性張旗鼓的重理舊業?這倒是個問題。」
喜過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結果超過原本預期的,而顯得特別高興。《史記.卷九一.黥布傳》:「出就舍,帳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喜過望。」《文明小史》第四回:「柳知府聽了不禁喜過望,如同拾了寶貝一般。」也作「喜出望外」。
小杖則受,杖則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小棰則待過,杖則逃走。」舊時認為子女受到父母懲罰時,輕打就忍受過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於不義,這是為人子女的孝順態度。《隋唐演義》第九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則受,杖則走。』此不過謂一家父子之間,教訓督責,當父母盛怒之時,以杖加來,或受重傷,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貽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暫行逃避,所以說杖則走。」也作「杖則走,小杖則受」、「小受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