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肉、菜等勾芡煮成的濃湯。[例]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唐.王建〈新娘詞〉三首之三)
移花接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 2.語譯把一種花木的枝條或嫩芽接在另一種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換人或事物來欺騙別人。 3.故事內容「移花接木」本為栽植花木的方法,將花木的枝條接到別種花木上,於是本來不該同種的花,卻長在別種的樹木上,可引申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這句成語常見於小說中。例如在較早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中,說道賈員外本來是個窮困的泥土工,因為幫周秀才家打牆,意外獲得周家原本藏在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妾。如:「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愛、疼惜。如:「憐惜」、「我見猶憐」。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謝公最小偏憐女,與黔婁百事乖。」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葉〉,這首詩現存《詩經.邶風》中,首章是:「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原詩是刻畫一位待女子決意出的心情。但這當然不是孫叔豹想要表達的意思,他只是借以表示,無論水深水淺,一定要渡過河去。這種「賦詩斷章」的方式,在《左傳》中屢見不鮮,所以盧蒲癸才會有「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的說辭。後來「斷章取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專指截取《詩經》的前身當時稱為《詩》的詩集中某詩的部分以為己用,而不顧原詩的本意。今則多用來泛指截取詩文或談話中的某一段落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女子不失身、不改的行為。唐.劉叉〈古怨〉詩:「君莫嫌醜婦,醜婦死守貞。」
耀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公孫黑得意,越發耀武揚威。至外人看見,都懊悔徐小姐不得他。」
如膠似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趙春兒與曹可成)兩下如膠似漆,一個願討,一個願,神前罰願,燈下設盟。」
火中取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為人作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賀〈李憑箜篌引〉(據《全唐詩.卷三九○.李賀》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皇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1>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2>秋雨。夢入坤一作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注解〕 (1) 女媧: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女帝。與伏羲為兄妹。人首蛇身,相傳曾煉五色石以補天,並摶土造人,制娶之禮,延續人類生命。媧,音ㄨㄚ。 (2) 逗:惹、引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