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不輳,低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適合而難有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有女婿人物好,學問高的,家事又或者淡薄些。有人家資財多,門戶高的,女婿又或者愚蠢些。所以高不輳,低不。」也作「高不成,低不」、「高不湊,低不」。
瞞天討價,地還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方討價過高,顧客以極低的價錢還價。《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這個正合著古語,『瞞天討價,地還錢』!我說二三百銀子,你說二三十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麼。如:「他要是肯用功,那好了。」
比喻雙方有利害相關時,便會相互傾軋。如:「兩黨政治的選舉,不是東風壓了西風,是西風壓了東風。」《紅樓夢》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是西風壓了東風。」
有量有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度量才有福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便。《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出》:「你去安排些食物,一與我關了外門,待我和官人吃幾盃酒。」《喻世明言.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娶文女》:「我今日去謝張公,一帶你母子去遊翫閒走則個。」
2.一面。《水滸傳》第四九回:「一去劫牢,一去取行李不遲。」
3.一同、一起。《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一同入那酒店裡坐地,喚酒保買盃酒和肉來,四個一喫了。」《前漢書平話》卷下:「今代州劉武手下二十萬雄兵,令卿一掌者。」
4.一味、總是。元.石君寶《紫雲庭》第三折:「且說俺這小哥哥,為俺耽驚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讀書院,一把功名懶墮。」元.無名氏〈玉嬌枝過四塊玉.休爭閑氣〉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濟,總虛華幾人知,百般乖不如一痴。」
講頭知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前因可知後果。意即列舉一例能通曉其他事情或道理。例:簡單到講頭知尾个事,仰會你還毋曉?(簡單到說前知後的事,怎麼你還不會?)
平安是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生活平穩安適沒有任何的病痛危險是福氣。如:「俗話說:『平安是福!』難道要大富大貴才算好命。」
綜合成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綜合成測驗」指由多種個別學科所組成的測量全面學習結果的測驗;此種測驗可以同時測量學生不同學科的能力。實施綜合成測驗可測量學生在團體中的一般成水準,測量結果可作為編排班級、比較學生之間、班級之間或學校之間學生學習成的水準。因為綜合成測驗是依據相同的標準化樣本建立常模,各分測驗分數參照常模轉化之後的衍生分數可以相對比較。因此,可以將受試者各學科的成水準繪製側面剖析圖,進而了解受試者各學科相對優劣的學習情形。不過,綜合成測驗的各個分測驗題目不多,其信度可能偏低。因此,各分測驗分數的差異可能沒有明顯的意義。此外,綜合成測驗偏重於測量共同的內容和目標,而國中和小學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較具...
高不湊,低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合適而難有成。《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有憐他的,要薦他坐館教學,又有誠實人家嫌他是個雜板令,高不湊,低不。」也作「高不成,低不」、「高不輳,低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