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4.9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亭之不遂兮,慍去疾之遭惑。」
怒不可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到不能抑制的地步。形容怒之極。《官場現形記》第二七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裡瞧見了,頓時氣填膺,怒不可遏。」也作「怒不可抑」。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成家》:「定了主意,到山中把銀兩付與牙人,自己趕回家去。正是:先收漆貨兩番利,初出茅廬第一功。」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拉朽」條。 01.《舊五代史.卷二七.唐書.莊宗本紀一》:「若簡練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激之眾,擊彼驕惰之師,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圍定霸,在此一役。」 02.《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上.禮烈親王》:「太宗大度如天,從諫如流,固宜海內英豪,聞風景附,屋彼明社,有如拉朽摧枯也。」 參考詞語︰拉枯折朽注音︰ㄌㄚ ㄎㄨ ㄓㄜˊ ㄒ|ㄡˇ漢語拼音︰lā kū zhé xiǔ釋義︰猶「摧枯拉朽」。見「摧枯拉朽」條。 01.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七》:「至唐河,天未明,虜騎去我軍將近,遂釋鞅,會食,食罷將戰,倫舉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參考詞語︰摧朽拉枯注音︰ㄘㄨㄟ ㄒ|ㄡˇ ㄌ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蒐錄後整理。如:「編輯」、「比輯舊聞,而成篇。」《漢書.卷三○.藝文志》:「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篹,故謂之《論語》。」
冷嘲熱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冷嘲熱諷」原作「冷譏熱諷」。春秋時楚國公子圍篡國弒其君郟敖自立為靈王這件事,人盡皆知,並且都覺得氣不平。而晉國大夫們也對這件事議論紛紛,言語尖酸、刻薄,帶著嘲笑和諷刺的意味,這是因為他們有顆公平無私的心。「冷嘲熱諷」與「冷譏熱諷」意同,用來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怒。《禮記.檀弓下》:「舞斯慍,慍斯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啟發。如:「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不啟,不悱不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淮南子.氾論》:「侯同曼聲之歌,於志,積於內,盈而發音。」《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但懸曼矰,蒲苴不能以射。」
書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人殷浩被黜放,終日以手指向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見《晉書.卷七七.殷浩傳》。後比喻失意、激的狀態。金.元好問〈鎮平縣齋感懷〉詩:「書空咄咄知誰解,擊缶嗚嗚卻自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