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鼎有三足,引申為三方並立。《三國志.卷六一.吳書.潘濬陸凱傳.陸凱》:「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晉書.卷八七.列傳.涼武王李玄盛》:「昔漢運將終,三國鼎峙,鈞天之曆,數鍾皇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草的農具。即鎌刀。《國語.齊語》:「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三國吳.韋.注:「刈,鎌也。」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王囚孟嘗君,打算加以殺害。孟嘗君的門客,一個裝狗入秦宮偷狐白裘;另一個學雞叫使函谷關關門早開,孟嘗君因此而脫難。典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後以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繇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也作「狗盜雞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詩經.豳風.東山》:「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文選.張衡.東京賦》:「曰止曰時,明有融。」
天馬行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閻爾梅〈劉侗人北赴秋闈遇于虎丘月下詩以送之〉詩:「行空天馬脫驪黃,世間應自有孫陽。雲漢回生匹練,能使千人萬人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羞辱。如:「喪權辱國」。《左傳.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積聚。如:「這座山蘊藏豐富的資源。」《左傳.公十年》:「蘊利生孽,姑使無蘊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外的事情、事件。如:「變故」、「事故」、「家庭多故」。《左傳.公二十五年》:「伯問家故,盡對。」晉.杜預.注:「故,事也。」
4.過去的事物。如:「溫故知新」。《文選.班.東征賦》:「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1.本來、從前。《左傳.公十三年》:「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荀子.性惡》:「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病勢沉重。《史記.卷七九.范雎傳》:「王彊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文選.李密.陳情表》:「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宗廟神位排列的次序,左為,右為穆。《左傳.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