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66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扁平物體上下之間距離較大的。與「薄」相對。如:「厚紙」、「厚脣」。唐.白居易〈新製布裘〉詩:「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唐.李賀〈苦晝短〉詩:「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千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注解〕 (1) 鉏櫌棘矜:音ㄔㄨˊ |ㄡ ㄐ|ˊ ㄑ|ㄣˊ,分別指兩種農具與兩種武器。鉏,翻土、除草的農具。櫌,用來鏟平田地或擊碎石塊的農具。棘,長柄,頂端有直刃,兩旁各具橫刀,可直刺或橫擊的兵器。通「戟」。矜,矛或戟的木柄。 (2) 錟:音ㄒ|ㄢ,鋒利。 (3) 句戟長鎩:音ㄍㄡ ㄐ|ˇ ㄔㄤˊ ㄕㄚ,為兩種兵器。句戟為戟刃尖端有鉤的兵器,長鎩為長矛。戟,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
窮鄉僻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僻荒遠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九回:「窮鄉僻壤,有這樣讀書君子,卻被守錢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髮沖冠!」《文明小史》第八回:「身上雖尚有餘資,無奈這窮鄉僻壤,既無讀書之人,那裡來的書店?」也作「窮山僻壤」。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農”,“務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她規定,能使“田疇墾辟,家有餘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政的年代裏,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據當時統計,永徽時全國戶數為38O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6i5萬戶,幾乎增長一倍。僅此一點即可看出這一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  高宗在位時,武則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勸農桑、薄賦斂、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進步的主張,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則天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由於隋...
飛揚跋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齊書.卷二.神武帝紀下》侯景素輕世子,嘗謂司馬子如曰:「王在,吾不敢有異,王無,吾不能與鮮卑小兒共事。」子如掩其口。至是,世子為神武書召景。景先與神武約,得書,書背微點,乃來。書至,無點,景不至,又聞神武疾,遂擁兵自固。神武謂世子曰:「我雖疾,爾面更有餘憂色,何也?」世子未對。又問曰:「豈非憂侯景叛耶?」曰:「然。」神武曰:「景1>專制2>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顧我能養,豈為汝駕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發哀。厙狄干鮮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並性遒直,終不負汝。可朱渾道元、劉豐生遠來投我,必無異心。賀拔焉過兒樸實無罪過。潘相樂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當得其力。韓軌少戇,宜寬借之。彭相...
自食其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毆1>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2>,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3>轉而緣4>南畝5>,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注解〕 (1) 毆:音ㄑㄩ。據唐.顏師古注:「毆亦驅字」,故為驅使之意。 (2) 著於本:附於根本。著,音ㄓㄨㄛˊ。 (3) 末技游食之民:指從事工商業及游蕩不務正業。 (4) 緣:憑藉。 (5) 南畝:南邊的田畝。因南坡向陽,利於植物生長,故田地多向南開墾。後泛稱田畝。
不著邊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一九回》何濤便差著兩隻小舡,舡上各帶三個做公的,去前面探路去了。兩個時辰有餘,不見回報。何濤道:「這廝們好不了事!」再差五個做公的,又兩隻船去探路。這幾個做公的了兩隻船,又去了一個多時辰,並不見些回報。何濤道:「這幾個都是久慣做公的,四清六活1>的人,卻怎地也不曉事!如何不著一隻船轉來回報?」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2>自去走一遭。」揀一隻疾快小船,選了幾個老郎做公的,各拏了器械,槳起五六把樺楫,何濤坐在船頭上,望這個蘆葦港裡蕩將去。 〔注解〕 (1) 四清六活:精明能幹。見「四清六活」。 (2) 須用:必須。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功盡棄」。見「前功盡棄」條。 01.《太平廣記.卷六一.王妙想》引《集仙錄》:「修道如初,得道有餘。多是初勤中惰,前功併棄耳。」 參考詞語︰前功盡廢注音︰ㄑ|ㄢˊ ㄍㄨㄥ ㄐ|ㄣˋ ㄈㄟˋ漢語拼音︰qián gōng jìn fèi釋義︰即「前功盡棄」。見「前功盡棄」條。 01.宋.洪邁《夷堅志丁志.卷一二.淮陰民女》:「師若飲酒破齋,則前功盡廢,實為可惜。」 02.《三國演義.第一二○回》:「若輕召還,前功盡廢,誠可惜也。」 參考詞語︰前勞盡棄注音︰ㄑ|ㄢˊ ㄌㄠˊ ㄐ|ㄣˋ ㄑ|ˋ漢語拼音︰qián láo jìn qì釋義︰即「前功盡棄」。見「前功盡棄」條。 01.清.方苞〈...
餘音嫋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復餘音繞梁之意。」則是說歐陽修的敘事詩雖洋洋灑灑、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夠深遠,所以「意隨言盡」,沒有餘韻。
疲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周書.卷五○.異域列傳》:「史臣曰:『……夫然則敵有餘力,我無寧歲,將士疲於奔命,疆埸苦其交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