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馴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和善。如:「他秉性馴和,很少與人起爭執。」
挑牙料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口舌爭執。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脣,只待要尋爭覓釁。」也作「挑脣料嘴」。
保釣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釣,釣魚臺的簡稱。一種為保衛釣魚臺主權發起的運動。第一次保釣運動發生於民國五十九年,我國與日本因釣魚臺主權發生爭執,我海外留學生發起保衛釣魚臺運動。其後持續有保釣人士多次以進入海域、登島等行動宣示立場。
面子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及情面的話。如:「看見雙方爭執不下,他連忙出來說些面子話化解。」
中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遇上偶然的幸運或災難。如:「在拉扯爭執過程中,突然有人丟過來一塊石頭,使他中彩而血流滿面。」
嘴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舌爭執,含有辯駁、埋怨、責難、譏諷等意思。元.無名氏《單戰呂布.頭折》:「你嘴舌我,我喫慶功酒時,你在那裡來?」《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連這等一個剛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脣脹嘴,使性傍氣,嘴舌先生。」也作「嘴嘴舌舌」。
爭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執交涉。《水滸傳》第一七回:「嫂嫂,你須知我,只為賭錢上,吃哥哥多少言語,但是打罵,不敢和他爭涉。」
乖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執。《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作十三卦以前,民用便有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做著那弓箭,威服乖爭。」
差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持、爭執。元.鄭光祖《周公攝政》第一折:「臨至日若是上下交征,內外差爭,老微臣怎地施行。」
訌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執紛亂的樣子。《儒林外史》第六回:「幾個姪兒和些家人都來訌亂著問,有說為兩個人的,有說為兩件事的,有說為兩處田地的,紛紛不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