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4.0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會紀念殉道者、聖者的祭日。於西元六一○年由教皇波尼華其烏斯四世訂定每年十一月一日為萬聖。現今社會將萬聖夜(十月三十一日晚上)視為西洋鬼的理解,基本是受到商業利益與其他因素所影響,與萬聖原先的神聖意義有所不同。
教師(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是為鼓勵社會尊重教師所確定的日。民國二十年(1931)京、滬教育界邰爽秋等人倡議將每年六月六日定為教師,得到當時教育部的批准,成為中國最早確定的教師。三十二年教育部改定教師為每年八月二十七日,以與孔子誕辰紀念日同日。一九五一年,大陸地區取消特定的教師日,將教師併入五月一日國際勞動。至一九八○年代,確立教師的問題重新引起社會關注。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一日,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建立教師的議案,指出:「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逐步使教師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敬、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根據人大代...
五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統慶之一。參見「端午」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碎繁瑣的儀文禮。如:「繁文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值得慶祝或紀念的日子。如青年、清明、雙十等。
農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年,在重慶舉行第一次全國農林行政會議。出席代表一致認為我國以農立國,農林部呈奉行政院核定,以每年農曆立春日為農民,於次年正式施行。也作「農民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斧鉞。古代出兵征討時,天子授給大將以示威信的信物。
母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西元一九一九年由美國加維斯女士所發起,意在安慰歐戰中陣亡將士的妻母,後由基督教推行各國,以紀念母親慈恩,崇揚偉大母愛。也稱為「媽媽」。
清風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品格純潔高尚。唐.牟融〈題趙支〉詩:「我有清風高在,知君不負歲寒交。」也作「清風勁」、「清風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拍子。又用於表示得意或讚賞之意。《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此乃管絃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鍾期,敢不擊。」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2.鼓勵操。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後生擊,懦夫增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