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失操,不能以義自守。《左傳.成公十五年》:「聖達,次守,下失。」《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於此生靡敢失。」
2.婦女失去貞。《二程全書.遺書二二下》:「然餓死事極小,失事極大。」《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寧為短命全貞鬼,不作偷生失人。」
3.失去調、控制。《呂氏春秋.恃君覽.知分》:「安之,毋失,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霜降失,不以其時。」
4.違背禮。《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死獨守貞不再嫁的婦人。晉.傅玄〈秋胡行〉:「奈何秋胡,中道懷邪。美此婦,高行巍峨。」
達克羅士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克羅士奏教學法」是由瑞士的音樂家、音樂教育家艾彌爾‧傑克-達克羅士(Emile Jacques-Dalcroze 1864~1950)所創的一套音樂教學法,原文稱為「Eurhythmics」。達氏教學法主要的理念是強調以身體動作去感應音樂的各種要素。經由動作的體驗,形成音樂意識,進而增進對音樂的表現能力以及建立音樂的認知。
  達氏教學法的課程內容主要分成三個項目:身體律動、音感訓練、和即興創作。在身體律動教學方面,達氏將音樂的脈動、速度、力度、重音、拍子、休止符等課題,以及自己所設計的三十四種奏類型,根據難易度和循序漸進的原則,經由「聽→奏→動作」的步驟,讓學習者以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骨骼的關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操、義行。漢.劉向《說苑.卷四.立》:「士有殺身以成仁,觸害以立義,倚於理而不議死地,故能身死,名流於來世,非有勇斷孰能行之?」
2.地質學名詞。岩石因體積收縮或受外力作用而產生的裂縫。多成群出現,相互平行或縱橫交錯,並無明顯位移現象。通常依發生於岩石成岩前後,可分為原生理與次生理二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等級、階級。《左傳.文公十六年》唐.孔穎達.正義:「彼從國都而出,計遠近級而別為之名。」
2.職官名。古代軍中的低級官員。《宋史.卷一九六.兵志十》:「軍士選為級,取兩嘗有功者,功等以先後,又等以重輕,又等以傷多者為上。」也稱為「捷機」、「捷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午的別名。參見「端午」條。因懸掛菖蒲於門上避邪,還要喝菖蒲酒避瘟疫之氣,故稱為「蒲」。《幼學瓊林.卷一.歲時類》:「四月乃是麥秋,端午卻為蒲。」
用裕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用度,使百姓富裕。《荀子.富國》:「足國之道,用裕民,而善臧其餘。」
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降低自己身分,去結交名氣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伯虎會試至京,文名益著,公卿皆折下交,以識面為榮。」
攀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漸漸升高、逐次進步。如:「這齣連續劇以內容情取勝,收視率攀高。」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