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音2 解釋3 出處4 典故5 補充6 實例7 參考資料 注音ㄍㄠ ㄓㄢ ㄩㄢˇ ㄓㄨˇ 解釋比喻一個人的眼光很遠大。 出處漢·王充《論衡·別通篇》 典故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補充相似詞:手眼通天 力大無窮 實例做任何事情不能只關心眼前,要有高瞻遠矚的胸懷。 參考資料http://tw.18dao.net/%E6%88%90%E8%AA%9E%E8%A9%9E%E5%85%B8/%E9%AB%98%E7%9E%BB%E9%81%A0%E7%9F%9A
屢試不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黃河隨時漲落,如立春之後水漲到一寸,則夏秋必為一尺,因屢試不爽,故稱為信水。見宋史˙卷九十一˙河渠志一。 2.語譯  屢次試驗,結果都相同。 <補充>爽: 1. 舒適﹑暢快。如:神清氣爽﹑秋高氣爽﹑人逢喜事精神爽。2. 豪邁﹑不拘小節的。如:豪爽﹑直爽。3. 明亮。4. 犯錯﹑違失。如:屢試不爽。詩經˙鄘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5. 失﹑違反。如:爽約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無>>...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釋2 出處3 例句4 典故 注釋 鞋小腳大,故將腳削小以適合鞋的尺寸。比喻拘泥成例,勉強遷就,而不知變通。語出《淮南子.說林》。 出處 《淮南子.說林》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適:適合 例句 做事不能墨守成規,應該通權達變,否則便猶如削足適履,冥頑不靈必定導致失敗 典故淮南子》是由西漢淮南王劉安召集門下賓客所撰寫,共二十一卷,是一本以道家思想為主軸,旁及其他各家的雜家鉅著。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於是設計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挑撥離間了晉獻公和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吾的感情,逼使他們逃奔出國,而讓...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2.語譯 超出同類之上。形容卓越出眾。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卓爾不群 鶴立雞群 相反詞 平庸之輩 濫竽充數 5.例句 他成績優異,且球技精湛,在我們班上是出類拔萃的。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詩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語譯 心情緊張,很惶恐的樣子。 形容一個人臨事心中戒慎,態度惶恐。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兢兢業業、小心翼翼、如履春冰 相反詞 得過且過、虛應故事、魯莽滅裂 5.例句 哀兵必勝,驕兵必敗,豈可不懷戰戰兢兢之心。
吳牛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指南方天氣暑熱,牛極怕熱,所以看到月亮時以為是太陽,於是見月就喘氣,所以有「見月而喘」的說法。比喻人遇事過分懼怕,其中含有嘲笑的成分。也可表示不明實際狀況,單憑表面便作出錯誤的判斷。吳,指江淮一帶地方,即中國南方。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篇:「滿分畏風,在晉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故事在晉武帝(司馬炎)時,有一個叫滿奮的人,向來都怕吹冷風,尤其更怕寒冷刺骨的冬風。有一天,風很大,他剛好進宮朝見武帝,看見宮裡的窗戶是透明的琉璃(用礦石為原料製成的物體,略透明,有色澤)做成的,好像很...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2.1 譯文3 例句4 近義5 引用 釋義鴻雁在融雪的泥土上踏過所留下的痕跡。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又作「鴻爪雪泥」。 語源北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譯文人生到處漂泊像什麼呢?應該就像鴻雁踏在雪泥上,雪泥上偶爾留下鴻雁的爪印,然而鴻雁四處飛翔,那裡會計較自己究竟飛向東或是西。 例句人生有如雪泥鴻爪,何必處處過於執著計較呢? 近義飛鴻踏雪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3 古例3.1 譯文4 近義5 反義6 例句7 引用 釋義提起漁網的總繩、毛衣的領口,就能把魚網的孔目、毛衣的毛理順。比喻抓住問題的要領並簡明扼要地提出來。綱,漁網的總繩,此喻事情的主要部分。挈,提。領,衣領,此喻事情的重要部分。 語源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若一一攝萬目而後得。」 古例宋史 職官志:「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 譯文提起網上的大繩,網上的孔眼便一個個張開;振動衣服的領子,衣上的長毛便都順從地向下伏貼。 近義綱舉目張 舉網提綱 反義鉅細靡遺 捨本逐末 不得要領 拖泥帶水 本末倒置 例句由於時間緊急、大考將至,老師再一次提綱挈領地位大家做複...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二、語譯3 三、故事內容4 四、相似相反詞5 五、例句 一、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二、語譯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三、故事內容   東周春秋時期,有一首流傳於軍中的歌謠,表現了士兵們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分為三節,可以反覆詠唱。其中第一節是這樣的:「誰說沒有衣服?我的戰袍就是你的。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 「同仇」這個詞就來源於上面的歌謠。  公元前623年,衛國的寧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釋義2 譯文3 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然光不學亡術,闇於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 釋義 術,學問。原用以指不知研習經典,並從中獲取經驗與知識,以致行為處事有所偏頗或錯誤。後則泛指人未經學習而沒有學問才幹。 譯文 「不學無術」原作「不學亡術」,「亡」是「無」的通假字。這句成語出自於《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霍光是漢武帝時的一位大將軍,非常受到漢武帝的信任。武帝臨終時,將僅八歲的太子託給他,並封他為大司馬大將軍,希望他能輔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