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19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知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曉得如何是好。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賣胡粉女子》:「女惶懼,不知所以,因去,明還粉店。」
眾望所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望所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郭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璞顯然是繼承了後一種傳統。他的游仙詩藉遊仙以詠懷,有一定的現實內容。如第一首說:“京華遊俠窟,山林隱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表示了對朱門的輕蔑與否定。第五首說:“清源無增瀾,安得運吞舟。圭璋雖特達,明月難暗投”,表現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時的感慨。第四首則表現了求仙的渺茫和傷時嘆逝的感情。郭璞游仙詩的另一特色是富于形象性,和一般游仙詩往往寫得過於抽象不同。如第三首說:“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赤松臨上游,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寫想像中的神仙居處和生活情態,形象鮮明而生動。《詩...
鶴唳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聲鶴唳」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於是玄與琰、伊等以精銳八千涉渡肥水。石軍距張蚝,小退。玄、琰仍進,決戰肥水南。堅1>中流矢,臨陣斬融2>。堅眾奔潰,自相蹈藉3>投水死者不可勝計4>,肥水為之不流。餘眾棄甲宵5>,聞風聲鶴唳6>,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7>,重8>以飢凍,死者十七八。獲堅乘輿雲母車,儀服、器械、軍資、珍寶山積,牛、馬、驢、騾、駱駝十萬餘。 〔注解〕 (1) 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淝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 融: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
黔驢技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黔驢技窮」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據《全唐文.卷五八五.柳宗元》引)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1>,蕩倚衝冒2>,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3>,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解〕 (1) 狎:音ㄒ|ㄚˊ,戲弄。 (2) 蕩倚衝冒:指老虎對驢子挑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飾之器。《廣韻.上聲.篠韻》:「釕,釕鈌,帶頭飾。」《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列傳下.黃巢》:「使沙陀以五百騎釕轡藻韉,望賊陣縱而,賊以為怯。」
對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軍互相對峙。《晉書.卷一.宣帝紀》:「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三國演義》第一回:「我今圍賊在此,賊弟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儁對壘。」
駱賓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僉載》說是投江而死,郗雲卿在《駱賓王文集》序中認為「文明中,與嗣業於廣陵共謀起義,兵事既不捷,因致逃」,孟棨《本事詩》說駱賓王逃脫後削髮為僧,「遍遊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一說駱賓王逃匿於今江蘇南通一帶,據朱國楨《涌幢小品》記載,明正德九年(1514年),義烏南通城黃泥口一位曹姓農民挖地時曾發現駱賓王墓,農人掘開墳墓,見「棺內人還衣冠如新」。農人大異之,於是把墓地封回。不久墓址就被水淹沒。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職南通的福建人劉名芳,派人下水搜尋,結果找到幾根「枯骨查牙」,就當作駱賓王的骸骨,迎至狼山東南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鞍轡。《清史稿.卷一.太祖本紀》:「科爾沁貝勒明安馬陷淖中,易驏馬而。」
前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佛家指人世間當前虛妄的塵境。如色、香、聲、味等。[例]她捨離世間種種前塵,入空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