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06 ms
共 2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隱士幽居之處。《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論。」晉.張華〈招隱〉詩二首之一:「隱士託山林,遁世以保真。」
|
行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門時所攜帶的行李。唐.岑參〈送懷州吳別駕〉詩:「春流飲去馬,暮雨溼行裝。」《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纔到日晚,各各結束行裝,待作遁走之計。」
|
漏網游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姦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下士聞道大笑之」。非虛言也。漢興,破觚而為圜1>,斲雕而為朴2>,綱漏於吞舟之魚3>,而吏治烝烝4>,不至於姦,黎民5>艾安6>。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注解〕
(1) 破觚而為圜:削掉棱角,使它變得光滑圓潤。比喻破除嚴刑峻法,使它變得簡易。觚,音ㄍㄨ,多棱角的器物。圜,音ㄩㄢˊㄝ同「圓」。見「破觚為圜」。
(2) 斲雕而為朴:去除雕飾而變為樸實。朴,同「樸」...
|
道同志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志同道合」原作「道同志合」。《論衡》是漢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說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風順,要有好時機,遇到一個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潔,不保證能夠當官。王充列舉虞舜、許由二人,都是唐堯時的聖人,但虞舜繼承帝統,許由卻遁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時的賢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卻餓死首陽山下。雖然都是聖者賢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異,合中有離,人的境遇不同,結果也就迥異,終究都是取決於出生能否逢時,所遇能否得人。後來「志同道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出現「志同道合」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九.書.與呂...
|
逸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行超俗,遁世隱居的人。《論語.微子》:「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金.劉著〈月夜泛舟〉詩:「舉杯更欲邀明月,暫向堯封作逸民。」
|
獨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單獨一個人。《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單于自度戰不能如漢兵,單于遂獨身與壯騎數百潰漢圍西北遁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我看娘子頭不梳,面不洗,淚眼汪汪,獨身自走,必有蹺蹊作怪的事。」
|
望風而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遙見敵人的蹤影或氣勢就嚇得逃跑了。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五齣:「殺得他隻輪不返,片甲無存,望風而逃,渡江去了。」也作「望風而遁」、「望風而走」。
|
捧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像老鼠懼人一般,狼狽逃走的樣子。參見「奉頭鼠竄」條。宋.陸游〈聞虜酋遁歸漠北〉詩:「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
|
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剔除毛髮。《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宋史.卷三六一.張浚傳》:「兀朮僅以身免,亟鬄其須髯遁歸。」
|
翻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推翻已判定的罪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齣:「報仇翻案紛紛,正士皆逃遁。」《紅樓夢》第六九回:「倘或他再將此事告訴了別人,或日後再尋出這由頭來翻案,豈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