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3.28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蘭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女子居室的美稱。唐.袁郊《紅線》:「揚威玉帳,但期心豁於生前;同夢蘭堂,不覺命懸於手下。」也稱為「蘭房」、「蘭閨」、「蘭室」。
投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些人認為人或動物死後,靈魂會轉生世間。[例]民間傳說中,常有生前行善積德,死後可以投生到好人家的說法。
半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人便將他與朱氏合葬,不到一年,墳上長出一棵梓樹,樹根相連,樹身分成二枝但卻緊緊相抱,就好像陸氏夫婦生前那樣的形影不離。後來「寸步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關係密切,總是在一起,但不限用在夫妻關係,如《水滸傳》第二回:「高俅自此遭際端王,每日跟著,寸步不離。」即為此義。
林燿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認為林燿德最大的成就在於詩,但他自己最鍾愛的文類是散文。1996年,林燿德突然病逝,享年三十四歲。生前出版的論述八冊、詩集七冊、散文集四冊、小說七冊、劇本兩冊,質與量均非常可觀,已遠遠超越了當代中壯年作家,前衛且具有前瞻性。責任編輯:109702127林意欣
印光法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曆十一月初四日印光法師圓寂於靈巖山寺。印光大師的一生,與他的語言、文字一樣,平直無奇、質樸無華。他生前座下皈依的在家弟子不下十萬,但是他一生不任寺廟住持,不收剃度徒弟,不募捐化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曾經在上海拜見過印光法師,撰有「兩法師」一文。葉不是佛教徒,但他在文章中說道「這位老人在宗教界的地位崇高極了」(1)。事實確實如此,在大師離去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我們讀他的《文鈔》,猶凜凜然,生氣蓬勃,常為其精闢卓越的見解、正直坦蕩的襟懷而肅然起敬,感歎不止,何況當時親識其面的人呢!大師在宗教界的崇高地位來自於他的崇高...
先驗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經驗主義相對,先驗即先於經驗,主張無需經驗或先於經驗可以獲得知識的哲學思潮。通常理性主義者相信存在先驗知識。
孤標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快口直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廷見大勢已去,向元軍獻土投降。文天祥圖謀恢復,但兵敗被俘,囚禁於元都燕京長達四年,終因拒降被殺。他生前寫了不少抒發胸臆的詩作,其中一首〈紀事詩〉,在詩序中陳述了在敵營與南宋降將呂文煥會面的情況。呂文煥原為南宋鎮守襄陽的統帥,守城六年,彈盡援絕而開城降元,成了南宋叛將。襄陽失守,間接導致了南宋滅亡,所以文天祥一見呂文煥、呂師孟叔姪,便指稱他們為「亂賊」,並斥責道:「在彈盡援絕時,理應以死報國,偏偏你只顧兒女私情,愧對國家的託付,也毀壞自己的家族名聲,使呂氏世代都成了千古罪人。」呂師孟不服氣地挖苦文天祥說:「丞相你曾上疏奏請皇上斬殺我這個叛逆,現在為什麼不親自動手呢?」文天祥又罵道:「朝廷沒能將...
榮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榮的歸來。多指富貴還鄉或得勝歸來。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四一齣:「你今日榮歸故里、光耀祖宗,雖是他生前不能享你的祿養,死後亦得沾你的恩典。」《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等你會試得意榮歸,把髮已盡長,此時只認是我的繼女,迎歸花燭,豈不正氣!」
藝術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藝術造型或表達創作理念等的作品。[例]梵谷的畫在其生前乏人問津,現在卻成為價值非凡的藝術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