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周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邏輯學上指命題中之名詞所表一類事物全體論及者,謂之「周延」。如全稱命題之主詞周延,否定命題之謂詞周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心。如:「謹慎」。《論語.學而》:「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朗、寬敞。《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再進數步,漸向此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薨繡檻,隱於山坳樹杪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年輕男子。唐.白居易〈雜興〉詩三首之一:「遂習宮中女,如馬上兒。」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熱」條。 01.宋.劉克莊〈專壑堂記〉:「半山之進也,與群小共國;其退也,炙手之勢一寒,翹材之客去。」 參考詞語︰勢可炙手注音︰ㄕˋ ㄎㄜˇ ㄓˋ ㄕㄡˇ漢語拼音︰shì kě zhì shǒu釋義︰猶「炙手可熱」。見「炙手可熱」條。 01.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卷四.鄭希尹》:「時朱勔用事,勢可炙手,士大夫俛節從之者甚多,惟公始終無附意。」 參考詞語︰炙手而熱注音︰ㄓˋ ㄕㄡˇ ㄦˊ ㄖㄜˋ漢語拼音︰zhì shǒu ér rè釋義︰猶「炙手可熱」。見「炙手可熱」條。 01.《明史.卷二一○.董傳策列傳》:「嵩(嚴嵩)久握重權,炙手而熱。干進無恥之徒,附羶逐穢,麇集其門。致士風日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左傳.隱公元年》:「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言語或行動討好別人。如:「逢迎」。《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逢君之惡。」《遼史.卷一○一.蕭胡篤傳》:「胡篤長于騎射,見天祚好游畋,每言從禽之樂,以逢其意。」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八.霍光傳》1>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眾必害之。霍氏秉權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 霍氏泰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書三上,輒報聞。其後霍氏誅滅,而告霍氏者封。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2>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3>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4>...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善慧至前,見王家人,平治道路,香水灑地,列幢幡蓋,種種莊嚴。即便問言:「何因緣故,而作是事?」王人答言:「世有佛興,名曰普光,今燈照王,請來入城,所以匆匆莊嚴道路。」善慧復即問彼路人:「汝知何處有諸名花?」答言:「道士,燈照大王,擊鼓唱令國內,名花不得賣,悉以輸王。」善慧聞已,心大懊惱,意猶不息,苦訪花所。俄爾即遇王家青衣,密持七莖青蓮花過,畏王制令,藏著瓶中。善慧至誠,感其蓮花踊出瓶外。善慧遙見,即追呼曰:「大姊且止!此花賣不?」青衣聞已,心大驚愕,而自念言:「藏花甚密,此何男子,乃見我花,求索買耶?」顧看其瓶,果見花出,生奇特想。答言:「男子,此青蓮花,當送宮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供給、幫助。《戰國策.秦策四》:「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資臣萬金而遊。」漢.高誘.注:「資,給。」《宋史.卷三一二.韓琦傳》:「今棄不耕,適足以資敵,將為所有矣,遂請距北界十里為禁地。」
3.取用。《易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唐.孔穎達.正義:「以萬象之物資取乾元而各得始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