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4.93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呆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雞,木頭製成的雞,任何情況下紋風不動,比喻修養深厚、態度沈穩。語本《莊子.達生》。後用「呆若木雞」形容愚笨或受驚嚇而發愣的樣子。 △「木雞養到」、「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嚮往、仰慕。《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傳》:「公卿議更立皇后,心儀霍將軍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邊或高地陡峭的邊沿。唐.韋應物〈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詩:「攀崖復緣澗,遂造幽人居。」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上.粵西遊日記三》:「四眺重崖,懸絕無徑,而西崖尤為峻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經歷。《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親履艱難者知下情,備經險易者達物偽。」《南史.卷七五.隱逸傳上.宗少文傳》:「凡所游履,圖之于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入水中。如:「沉沒」、「石沉大海」。
往下降落。如:「地基下沉」、「太陽西沉」。
抑制。如:「沉不住氣」。
重。如:「沉重」、「沉甸甸」、「這石頭真沉」。
迷戀。如:「沉迷」、「沉溺」。
謹慎、穩重。如:「沉著」、「沉穩」。
深切。如:「沉痛」、「沉思」。
寂靜。如:「沉寂」、「沉靜」、「沉默」。
表示程度深的。如:「沉睡」、「沉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稱春天或秋天的打獵為「蒐」。《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於農隙以講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智優異、特出的人。如:「豪傑」、「人傑」。《孟子.公孫丑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鎖的器具。如:「鑰匙」。《資治通鑑.卷九三.晉紀十五.明帝太寧三年》:「帝待之愈厚,宮門管鑰,以委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仿效。《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據坤靈之正位,放太紫之圓方。」宋.蘇軾〈上韓太尉書〉:「依放儒術六經之言,而取其近似者以為口實。」
5.發出。如:「施放」、「鳴放」。《三國演義》第五回:「堅取箭,連放兩箭,被華雄躲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貌、模樣。《淮南子.主術》:「此有充於內而成像於外。」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