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聲音清越。《文選.陸機.文賦》:「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耳。」唐.李郢〈江亭春霽〉詩:「金磬泠泠水南寺,上方僧室翠微連。」
旖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柔順的樣子。《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紛容蕭蔘,旖旎從風。」唐.李白〈愁陽春賦〉:「蕩漾惚恍,何垂楊旖旎之愁人。」
2.柔媚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體態輕,丰姿旖旎。」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料。至於第二個「瀝血」的典故,則出自於南朝梁元帝所寫的〈與諸藩令〉中。文中寫道:今日國庫充足,穀倉豐,占有全楚,涵蓋了王畿以外的南方。我們擁有萬艘船艦,和眾多強悍勇猛的騎兵。只要以極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勢險要的關隘,更能以文克敵,不戰而勝。大家不求富貴,不掛念妻兒,如此用盡心血,極盡辛勞,時時自我警惕,奮發圖強,準備殺敵報仇雪恥,這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消滅鏟除貪暴的人。這裡的原文就用了「瀝血叩心」,來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嘔心瀝血」,用來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浸溼、沾溼。《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濟不濡軌,雉鳴求其牡。」宋.蘇軾〈飲酒〉詩四首之四:「雷觴淡於水,經年不濡脣。」
萬劫不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1>怖心難生,善心難發,故經云:「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大器。剎那2>造罪,殃墮無間3>。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眾等各各一心,勤修精進,慎勿懈怠懶惰,睡眠縱意。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代深悔。 〔注解〕 (1)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簡稱《梵網經》。本書內容卷上前有〈梵網經序〉一篇,標為晉.釋僧肇撰,而〈梵網經菩薩戒序〉則置於卷上末與卷下之間,未注明序為何人所作。按今所見《梵網經》為...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屈指可數,寥若晨星,寥寥可數反義:不可勝數,不計其數,不勝枚舉,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車載斗量,恆河沙數,俯拾即是,星羅棋布,千累萬辨似: 「寥寥無幾」及「屈指可數」都是數量極少的意思。 「寥寥無幾」泛指數目眾多;「屈指可數」強調十指可計量的數目。 寥寥無幾 屈指可數 辨似例句 ○ ㄨ 出版市場上雖然有很多新書,但是真正寫得好的小說卻~。 ㄨ ○ 今天到場的親友沒幾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刮平。《北史.卷二一.燕鳳等傳.論曰》:「將器必概,陰害貽禍,何斯人而遭斯酷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淮南子.氾論》:「侯同曼聲之歌,憤於志,積於內,而發音。」《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但懸曼矰,蒲苴不能以射。」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食言而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卷中.麗品》:「湯四、湯五,揚州人,姿首皆明艷,而四姬尤柔曼豐。余嘗戲之曰:『子好食言而肥歟?』姬不解,誤以言為鹽,率爾對曰:『吾素不嗜鹽。』聞者絕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