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9.45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融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
鑿空指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二世時,趙高欲為亂,恐群臣反,乃指鹿為馬以試探群臣。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後以鑿空指鹿指憑空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上怒下詔,旬日三貶公至循州長史,鑿空指鹿,四海之士感冤之。」
數奇命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蹇,坎坷、不順利。數奇命蹇指時運不濟,事多乖違。唐.楊烱〈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數奇命蹇,遂無望於高門;日往月來,竟消聲於下邑。」
屠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狗。引申為操持卑賤的職業。《史記.卷九五.樊噲傳》:「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與高祖俱隱。」唐.張說〈古羽林大將軍王公神道碑奉勅撰〉:「王侯無種狗起於將軍;戰伐有功,爛羊超於都尉。」
決策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將帥謀劃得當,在千里之外,指揮若定而取得勝利。唐.楊烱〈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蕭相立功於萬代,留侯決策於千里。」也作「決勝千里」。
復為故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故態復萌」。見「故態復萌」條。01.宋.朱熹〈中奉大夫直煥章閣王公神道碑〉:「然公威望素孚,驕兵聞風畏讋,不敢復為故態。」 
輩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輩分的行次。唐.韓愈〈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當時名公,皆折官位輩行願為交。」《宋史.卷四三三.儒林列傳三.邵伯溫》:「伯溫入聞父教,出則事司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輩行,與伯溫為再世交,故所聞日博,而尤熟當世之務。」
杜門屏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閉門戶,隱匿自己的蹤跡。唐.楊烱〈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門屏跡,心不自安,與門生故吏數百人歸於後魏。」也作「杜門晦跡」。
聲淚俱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聲淚俱下」。見「聲淚俱下」條。01.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并序〉:「調食制用,先發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
日月其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流過,光陰消逝。《詩經.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歲雲秋矣,日月其除。壽非金石,命也如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