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4.8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得其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悠然體會其中的樂趣。元.陶宗儀《南村輟錄.卷二○.白翎雀》:「白翎雀生於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鳴,自得其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那賈員外過繼了個兒子,又且放著刁勒買的,不費大錢,自得其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感傷、哀痛的語氣。唐.韓愈〈祭田橫墓文〉:「死者不復生,嗟余去此其從誰!」唐.張籍〈西州〉詩:「嗟我五陵間,農者罷耘。」
三姑六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姑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舊時均被視為非高尚職業的婦女。元.陶宗儀《南村輟錄.卷一○.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令夕改」原作「朝令暮改」。鼂錯是西漢時的著名政治家,他曾提出不少對國家政策重要的建議,因此有「智囊」的美稱。漢文帝時,鼂錯眼看當時農民與商人貧富懸殊,農民辛苦的種才得些許糧食,政府徵收糧食的時間卻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標準,常常早上的規定,到了晚上就改變了。農民們為了急於納稅,有存糧的只有被迫將糧食半價賣出,沒存糧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
明眸皓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陶宗儀《南村輟錄.卷一七.哨遍》:「虧心事儘意為,不義財儘力掊,那裡問親弟兄、親姊妹、親姑舅。只待要春風金谷驕王凱,一任教夜雨新豐困馬周。無親舊,只知敬明眸皓齒,不想共肥馬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田地、土地。如:「地」、「荒地」、「薄地」、「地盡其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啊!」趙襄子在他的堅持下也只好答應。張孟談於是辭掉官職,並把名下所有封地獻還,然後就在負親這個地方作自足。在此事中,張孟談表現出的智慧與趙襄子表現出的英明,正因為他們能如張孟談所說:「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把歷史的教訓轉化成自己的借鏡。後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被用來指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鑑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成年男子為「夫」,後泛稱男子。《說文解字.夫部》:「夫,丈夫也。」清.徐灝.箋:「男子已冠之偁也。」如:「征夫」、「懦夫」。《孟子.萬章下》:「者之所獲,一夫百畝。」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ín shēng tú tàn釋義︰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01.元.鄭光祖《伊尹莘.楔子》:「因為下方自孔甲以來,後至履癸,不修德政,暴戾頑狠,諸侯多叛,至於禽鳥走獸不安,民生塗炭。」 參考詞語︰塗炭生民注音︰ㄊㄨˊ ㄊㄢˋ ㄕㄥ ㄇ|ㄣˊ漢語拼音︰tú tàn shēng mín釋義︰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01.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六齣》:「狂秦暴虐,塗炭生民,毒起干戈,雲遶寰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