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34 ms
共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倜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卓異、特別。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迢嶢倜儻,豐麗博敞,洞轇轕乎,其無垠也。」
2.卓越豪邁,灑脫不受約束的樣子。《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瑀子籍,才藻豔逸,而倜儻放蕩,行己寡欲,以莊周為模則。」《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本是儒家子弟,生來心性倜儻佻㒓,頑耍戲浪,不拘小節。」
|
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如:「休兆」、「休德」。唐.柳宗元〈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累仕所至,必有休聲。」
|
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憔悴、瘦弱。《文選.潘岳.楊仲武誄》:「爾舅惟榮,爾宗惟瘁。」《遼史.卷八一.蕭合卓傳》:「今形容毀瘁,恐陛下見而動心。」
|
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家努力,人們逐漸認識到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件事。 發明人<註1>富蘭克林是位卓越的科學家,他為了研究電學,曾經付出過很多努力,發生一連串感人至深的故事。1746年,一位英國學者在波士頓利用玻璃館和萊頓瓶表演了電學實驗,這引起了富蘭克林極大的興趣,他被電學這一剛剛興起的科學強烈的吸引住了。隨後,他開始了自己一系列的電學試驗。1752年的夏天,富蘭克林在美國費城所做的實驗最為膾炙人口,他在雷電交加時放風箏,將空中的電荷引下,證實閃電就是大量的正、負電荷中和的現象。從天空中收集到的電荷和經由摩擦起電產生...
|
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盆、盂等瓦器。《淮南子.說林》:「狗彘不擇甂甌而食,偷肥其體,而顧近其死。」《水滸傳》第三二回:「烏皮卓椅,盡列著瓦缽瓷甌。」
|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 文化回應教學的概念起源於1970年代,目的在協助有文化差異的學生能夠有更公平的機會去追求卓越的表現。意指教室內的教學能夠參照族群的特色,在課程和教學上考量學生的文化背景與學習型態,以學生的母文化作為學習的橋樑,協助有文化差異學生能夠有更公平的機會去追求卓越的表現。相較於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回應教學的目標(提升學業成就)與對象(弱勢族群中低學業成就者)較為明確,是屬於知識上的增能,並且透過知識上的增能提升自信,進而達到情感上的增能。因此其內...
|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之禍。獻帝時為司空,與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但不久即病死。
(3) 制服:在父母喪期中穿的喪服。
(4) 私謚:古時對道德、功勛、文章有特殊成就的人,死後常由親屬或門生故吏加以諡號,稱為「私諡」。相對於君主封贈的諡號而言。謚,同「諡」。
|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息」是指鼻子裡呼出的氣,「仰人鼻息」即是依靠別人鼻子裡呼出的氣息生存,用以比喻依靠他人生活。這種用法在《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中就有出現。內容記載東漢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各州郡的首長擁兵自重,互相爭戰。在京師有董卓作亂,袁紹起兵討伐,有不少人歸附他。袁紹的根據地在渤海郡,附近的冀州刺使韓馥見袁紹的勢力漸長,害怕袁紹會來併吞,對他有所戒心,常縮減糧援,想以此削弱袁紹的兵力。後來,韓馥的屬下麴義造反,他出兵鎮壓失敗,袁紹想藉機和麴義結盟,共同對抗韓馥。但謀士逢紀卻勸他說:「要做大事,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源。冀州地廣物豐,為首的韓馥生性怯懦、才能平庸,不如想辦法把它奪過來吧!」逢紀並...
|
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此刻、即時。如:「現買現賣」、「現做現吃」。《三國演義》第一回:「卓問三人現居何職。」
|
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陳述、說明。如:「申訴」。《楚辭.屈原.九章.抽思》:「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申而不得。」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