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27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時官吏貶謫,輕者送某州居住,重者稱安置,更重者稱編管。宋.蘇軾〈到惠州謝表〉:「續奉告命,責授臣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已於今月二日到惠州。」《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忽一日,學士被宰相王荊公尋件風流罪過,把學士奏貶黃州安置去了。」
計較錙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覽群書,詞情典麗。初仕梁,以亂奔齊,歷官中書舍人、黃門侍郎。齊亡,仕周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
方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英殿總裁,雍正皇帝即位,恩赦方氏全家,因得回籍。翌年再返北京,先後任武英殿總裁、左春坊左中允、內閣學士及禮部侍郎等職。 學術思想1. 繼承了侯方域、魏禧、汪琬的散文,而開出清初古文一派,與門人劉大櫆,再傳姚鼐,均為桐城人,所以世稱「桐城派」。2. 自述學術文章的理想說:「學行繼程 朱之後,文章介韓 歐之間。」(汪兆符望溪全集序引)3. 為文力求雅潔,倡議「文道合一」,即所謂「古文義法」。義,即所謂『言有物』;法,即所謂『言有序』。4. 方苞作古文的限制條例:一、不可入語錄中語;二、不可入魏 晉 六朝人藻麗俳語;三...
一舉成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指一次科舉便登第成名。今泛稱作成一事而因此聲名遠播。《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子瞻一舉成名,御筆除翰林學士,錦衣玉食,前呼後擁,富貴非常。」《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公子更是早晚用功,指望一舉成名。」
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動的樣子。清.邵長蘅〈夜遊孤山記〉:「余遊興躍然,偕學士呼小艇,渡孤山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胃腔。《說文解字.肉部》:「脘,胃脯也。」《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太醫院官乃明醫,知老夫乃中脘變症。」
翰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宋時,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為翰林。明、清則為進士朝考後,得到庶吉士者的稱號。[例]翰林學士
可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感嘆或譏諷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可笑個一郡刺史,如此收場。」《儒林外史》第一回:「可笑近來文人學士,說著王冕,都稱他做王參軍。」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學之人,有張英、熊賜屢、徐元夢、尹泰、顧八代、湯斌、耿介、汪灝等人為講官。張、熊、徐、尹等都官至大學士,熊、湯等人則為當時著名理學家。而康熙本人在繁忙的政務中,除了給皇太子們講四書五經,還要親自去檢查皇子們的一切活動,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並審閱其文章,還讓他們當面解釋功課,四書五經都必須達到能背誦的程度,以及能夠流利的說滿文與漢語。如此一來,不但皇子們不敢懈怠,就連師傅們也不敢稍有疏忽。康熙對兒子們的學習抓的很緊且嚴格,令當時出入宮廷的西方傳教士們,對康熙教育皇子的方式非常驚訝,認為這種嚴格的管教及教育方式,在歐洲各國...
趙孟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元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本為宋宗室,降於元朝,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工於書法,尤善行楷,亦善畫山水、人物、墨竹和花鳥,皆以筆墨圓潤蒼秀見長。著有《松雪齋集》,卒贈魏國公,諡文敏。也稱為「趙承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