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依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彷彿,不清楚的樣子。唐.趙嘏〈江樓舊感〉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那轎開簾子,轎裡坐著一個戴方巾的少年,諸葛天申依稀有些認得。」
體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八.黥》:「楊虞卿為京兆尹時,市里有三王子,力能巨石。遍身圖刺,體無完膚。」
殷鑒不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蕩》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文王1>曰:「咨2>!咨女3>殷商4>。人亦有言:『顛沛5>之6>,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7>。』殷鑒8>不遠,在夏后之世。」 〔注解〕 (1) 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2) 咨:表示感嘆的語氣。 (3) 女:你,通「汝」。 (4) 殷商:此指紂王。 (5) 顛沛:偃仆、傾倒。 (6) :顯露、露。 (7)...
寒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發他人短處,使其難堪。如:「自從那天被人寒磣了一頓,他的心裡一直很難過。」也作「砢磣」。
開宗明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指說話或寫文章一開始就明主旨綱要。如:「請開宗明義地說明你的來意,不要拐彎抹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攻擊別人的隱私、缺點。如:「攻訐」、「訐人之短」。《論語.陽貨》:「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露出馬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原形畢露,東窗事發反義:瞞天過海辨似: 形音辨誤 同 「露出馬腳」及「東窗事發」,都有曝光露的意思。異 「露出馬腳」則使用於隱蔽的真相被發或無意中洩露;「東窗事發」使用於陰謀及非法行為被露。 露出馬腳 東窗事發 辨似例句 ○ ㄨ 幸虧你機警,否則剛剛一定~。 ㄨ ○ 你們幹盡這般醜事,如今~,法律難容!
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竹幹、竹莖。可截取供使用。如:「竹竿」。《詩經.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于淇。」《文選.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竿為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根本。《國語.齊語》:「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此以為大柄,決此以為大竇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舉、發不法行為。如:「彈劾」、「糾劾」。《史記.卷八八.蒙恬傳》:「太子立為二世皇帝,而趙高親近,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